首页>产业 > 节能环保 > > 正文

甘肃岷县:为黄河上游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2023-03-22 10:33:5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颉满斌 通讯员 李彩霞 评论:0

  岷县,地处甘肃省南部,是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肩负维护国家西部生态安全的重任。

  近日,记者来到甘肃岷县,沿着当归城河畔的小路蜿蜒而行,阳光下,河面波光粼粼,河面上水鸟嬉戏,河岸边绿意盈盈,放眼望去,水波潋滟的洮河在岷州大地铺开了一幅独具韵味的“陇上江南”新画卷。

  洮河是黄河水系上游的重要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倾山东麓,蜿蜒绵长的洮河贯穿岷县全境,纵贯9个乡镇,绵延83.5公里,润泽万亩桑田,被誉为岷县的“母亲河”。

  如何实现“一泓碧水永续北上”?记者了解到,3月10日,岷县印发了《持续深入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排查整治和巩固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成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拉开了河湖保护持久战的帷幕。

  压实工作责任,种好河湖长制“责任田”。

  河有人看,湖有人管。自2017年国家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越来越多的生态环保人投入到河道生态保护的一线。岷县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规范设置三级河长564名。创新推行“河长+警长+检察长”工作机制,通过职能互补、齐抓共管、共同探索,严厉打击水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实现依法治河、铁腕护河,水环境治理、管理、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巡河不能马虎,巡查时要认真细致,水里,岸边、排水口,犄角旮旯都不放过,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洮河岷阳段镇级河长,岷阳镇党委书记徐晨每月都要对河道进行巡查。每次巡查时,除了要及时发现河湖“四乱”问题,还要对排放工业污水以及散养鸡鸭等现象予以制止。

  据悉,岷县实行河湖长巡河通报制度,县河长办对未按要求完成巡河任务的河湖长及时进行提醒通报。据统计,截至目前,岷县各级河长巡河9.19万次,从河流到沟渠,巡护每天都在进行。各级河湖长带头履职,担责见效,为美丽幸福河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强化空间管控,打好清违整治“组合拳”。

  来到洮河沿岸,每个河段旁都立着一块蓝底白字的河湖长制公示牌,上面标示着河流名称、简介、河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让群众一目了然、共同监督。

  “几年前,我们家门口的河道内还是沙坑遍地,周边环境又脏又乱,经常有村民把垃圾扔到河里,现在有专人定期巡护、清扫打捞河道垃圾,河道比以前更加宽敞清澈了,有人管与没人管就是不一样!”家住梅川镇西坝村的曾大爷对家乡水环境的变化感触颇深。

  据了解,岷县通过组织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聚焦小微边 共建幸福河”“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等一系列行动,治理河湖“四乱”(乱占、乱堆、乱采、乱建)问题526个,疏浚河沟道约1450公里,清理河道垃圾累计1.3万吨。岷县生态环境局连续监测显示,洮河水质均达到Ⅱ类,洮河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岷县河沟道众多,河道管护中存在短板,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河长+群管’模式,现在巡护力度比以前更大了,河道水环境也比以前更好了。”岷县水务局局长石贵志介绍,岷县聘请118名河湖社会监督员,开展日常河湖保洁,及时清理管护范围内的垃圾杂物,在27条重点河沟道安装视频监控点121处,实时开展在线巡查,建立了“人防+技防”的多维巡查体系,河道水域管护水平不断提高。

  创新治理模式,绘就水润城乡“新画卷”。

  岷县坚持把美丽幸福河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依托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节点。

  走进岷县西江镇浦洞村,洮河绕村而过,站在古朴的桥上远眺浦洞湖,碧水蓝天,鱼儿相逐,群鸟蹁跹。河岸边,春日暖阳里,三三两两的群众徜徉在红色步道上,时而驻足欣赏,时而拿出手机拍下眼前的美景。

  “我们通过修缮治理浦洞湖周边护坡、搭建湖上观景台、铺设彩色步道、安装水上‘喊泉’等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也跟着提高了。”西江镇副镇长何想军道出了浦洞村因水而兴的秘密。西江镇以常态管护为抓手,依托浦洞村独有的自然资源,立足“一河两桥两线”地理特征,采取“生态+”的方式,大力开发水生态旅游,有效带动沿河群众发家致富。

  “近两年来,岷县全境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我们有信心建设让人民满意的美丽幸福河湖,努力让洮河成为岷县发展的生态线、生命线、生活线,早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好愿景。”岷县县政府副县长温广平表示。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