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生物医药 > > 正文

干细胞结合3D生物打印造出眼部组织

2022-12-23 10:57:2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佳欣 评论:0

眼睛的外层血—视网膜屏障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布鲁赫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NEI)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研究人员使用患者干细胞和3D生物打印技术,打印出一种支持视网膜感光的光感受器的眼组织——外层血—视网膜屏障的细胞组合。这一成果为研究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和其他眼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模型,将促进人们对致盲疾病机制的理解。

  外层血—视网膜外屏障由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组成,视网膜色素上皮被布鲁赫膜与富含血管的脉络膜毛细血管隔开。布鲁赫膜调节绒毛毛细血管和RPE之间的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交换。在AMD中,称为脉络膜小疣的脂蛋白沉积物在布鲁赫膜外形成,阻碍其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RPE分解,导致光感受器退化和视力丧失。

  研究人员在水凝胶中结合了3种未成熟的脉络膜细胞类型:周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然后,他们将凝胶打印在可生物降解的支架上。几天后,这些细胞开始成熟,形成致密的毛细血管网络。在第9天,研究人员在支架的反面种植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打印的组织在第42天达到完全成熟。

  组织分析、遗传和功能测试表明,打印组织的外观和行为都类似于天然的外层血—视网膜屏障。在诱导应激下,打印组织显示出早期AMD的模式,如RPE下的脉络膜小疣,并进展到晚期干性AMD,其中观察到组织退化。低氧导致湿性AMD样外观伴随着脉络膜血管过度增殖,并迁移到RPE下区域。用于治疗AMD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抑制血管过度生长和迁移,并恢复组织形态。

  研究团队解决的技术挑战包括生成合适的可生物降解支架,以及通过开发一种温度敏感型水凝胶来实现一致的打印图案,这种水凝胶在冷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条纹,但当凝胶变暖时会溶解。良好的一致性使研究人员能更精确地量化组织结构。他们还在细胞混合物中优化了周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比例。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