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新材料 > > 正文

科学家发现操控极化激元新途经

2022-04-29 18:23:59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符晓波 评论:0

  近日,厦门大学陈焕阳教授团队和中国地质大学戴志高教授团队,与Qiaoliang Bao博士团队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团队合作,利用天然双轴晶体α-MoO3和各向同性材料石墨烯,在石墨烯和α-MoO3异质结构界面上实现了可调谐的杂化极化激元及其光学拓扑转变,并且在实验上验证了拥有不同厚度α-MoO3的石墨烯/α-MoO3异质结构中存在杂化极化激元。相关成果登上国际期刊Nano Letters封面。

  极化激元是一种光子与物质耦合而成的准粒子,能将光场压缩聚焦至纳米尺度,可用于集成光子芯片中的信息传输载体。通常,可在金属和介质界面上,由自由电子和光子相互作用而形成表面等离极化激元,但因其存在欧姆损耗,寿命较低,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如石墨烯这样的二维层状材料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极化激元的形态,且相比金属极化激元,二维材料中的极化激元具有更低损耗和超高场局域能力,在集成和超薄纳米光子器应用前景广阔。

  最新的这项研究发现,基于石墨烯电子结构的动态可协调性,可以在石墨烯和α-MoO3异质结构中实现可调的杂化极化激元及其拓扑转变。同时由于范德华材料色散对厚度的依赖性,α-MoO3的厚度也可以作为调控异质结色散的一个重要参数。这项研究还在实验上验证了石墨烯/α-MoO3异质结构上定制的杂化极化激元的存在,并且通过计算表明异质结构中极化激元相比于α-MoO3中的声子极化激元拥有更长的寿命。

  极化激元是目前凝聚态物理、微纳光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科学领域。这项研究为亚波长光学信号处理及构建片上集成神经形态光子回路提供了新的路径。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