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稀土高新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开展了“企业青年科技创新‘1+1’行动计划”项目申报工作,通过评审,最终确定对包头稀土研究院、包头中科雨航抛光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雨航)等7家企业和单位予以立项支持。
2021-09-08 分享
-
《自然》杂志曾刊出标题为“改变世界的七种化学分离”的文章,文章指出,全球在制备高纯度丙烯和乙烯过程中,一年的能源消耗量相当于新加坡全年的能源消耗量,可达486太瓦时(合4860亿度电)。其中丙烯和丙烷的分离,是最耗能的过程之一。
2021-09-08 分享
-
刚刚过去的夏天,相信很多人一定为了不被晒黑而费尽心机,其中穿上防晒衣不失为一种防晒的好方法,但由于防晒衣的材质问题,穿上往往闷热不透气,不穿又难逃紫外线“魔爪”。
2021-09-08 分享
-
残奥会的特色是,运动员的能力多种多样,参加比赛的类型各不相同。许多参赛者使用假肢、轮椅或其他专门的部件,以使他们能够发挥出最佳状态。
2021-09-07 分享
-
世界500强企业+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强强联合”,重庆两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再添一总部项目。9月2日,重庆两江新区与法国圣戈班集团、科顺股份举行签约仪式,圣戈班科顺高新材料项目正式落户两江新区。这是世界500强企业法国圣戈班集团在中国设立的首个防水材料产研一体总部。
2021-09-06 分享
-
记者2日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获悉,该院詹林盛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发现新型纳米材料可增强树突状疫苗抗新冠病毒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材料领域权威期刊《先进材料》上发表。
2021-09-03 分享
-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固体所研究员徐文课题组与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球形聚焦集声系统”,开展了碳纳米点对声致发光效应影响的研究,观测到碳纳米点对声致发光具有明显的调制作用
2021-09-02 分享
-
如何获得室温铁磁性半导体,是量子计算、高频器件、高密度信息存储的一个重要环节。国际权威期刊《Nano Today》近日刊文显示,郑州大学许群教授课题组利用CO2在非范德华力晶体孔道内构建强内应力场,成功制备出具有室温响应的二维铁磁性VO2。
2021-09-02 分享
-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吴长征教授实验课题组和工程科学学院近代力学系吴恒安教授理论计算课题组合作,合成了超小尺寸的铂基金属间化合物电催化剂,基于该催化剂组装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3万次循环耐久性测试后仍然能维持81 5%的放电功率
2021-08-30 分享
-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吴长征教授实验课题组和工程科学学院近代力学系吴恒安教授理论计算课题组合作,合成了超小尺寸的铂基金属间化合物电催化剂
2021-08-30 分享
-
日前,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放射诊断科郑卓肇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赵乾副教授及孟永钢教授团队、材料学院周济院士团队密切合作,运用“超材料”打造出临床实用型磁共振线圈,可提升图像信噪比2-3倍。
2021-08-30 分享
-
记者8月27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部获悉,该部近日实现某型飞行器产品复杂结构3D打印集成制造。据悉,这是3D打印技术在航天领域飞行器研制中的重要里程碑,进一步提升了飞行器轻量化水平,为未来新一代飞行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08-30 分享
-
中国团队8月17日在英国《自然·通讯》期刊发表一项研究报告说,他们使用金属基催化剂将常见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转化为有较高价值的化学物质和氢燃料,有助于对这类塑料废弃物的高效升级回收。
2021-08-27 分享
-
据26日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的最新研究,美国西北大学工程师首次创造出一种双层原子厚度的硼烯,打破了硼在单原子层限制之外形成非平面团簇的自然趋势。
2021-08-27 分享
-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纳米金属科学家工作室博士后徐伟、张波研究员、李秀艳研究员和卢柯院士等研究发现,受限晶体结构可显著降低铝镁合金中的高温原子扩散速率。
2021-08-26 分享
-
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科研人员近日使用焦油蒽油馏分作为溶剂,研发出一种新的类煤沥青产品,可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并很好地改进碳纤维的特性。
2021-08-26 分享
-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固体所徐文研究员课题组与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球形聚焦集声系统”,开展了碳纳米点对声致发光效应影响的研究,观测到碳纳米点对声致发光具有明显的调制作用
2021-08-26 分享
-
5G通信采用3千兆赫(Ghz)以上的频谱,其毫米波的波长很短,如果5G手机使用金属背板,就会严重干扰或屏蔽信号。
2021-08-25 分享
-
近日,国内最大的碳纳米管生产企业——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奈科技)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 1亿—1 5亿元,同比增加235 41%—357 37%。业绩高速增长归功于该公司开发的碳纳米管导电剂,一改我国锂电池企业导电剂依赖进口的局面。
2021-08-25 分享
-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兼具高度可压缩性和可拉伸性的超弹性全碳多孔材料,研究人员称其为“碳弹簧”。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使其成为制造智能振动和磁性传感器件的理想材料,所获得的传感器件甚至能够在极端温度环境下有效地发挥作用。
2021-08-2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