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新能源 > > 正文

科技赋能,他们向地下深处掘金

2023-09-19 14:05:4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王延斌 评论:0
  “要树立‘科技兴金’理念。”9月15日,中国黄金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永涛对外强调科技在黄金产业中的作用。
 
  张永涛是在山东黄金战略发展交流会上发表上述讲话的。在会议前一天的实地考察中,他深入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武装下的、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金矿——三山岛金矿,“远程装矿、无人驾驶”“井下77米的Wi-Fi”等场景让他印象深刻,随后有感而发。
 
  与他有同感的还有浙商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分析师施毅:“不到现场看,真的很难想象如今的智能化矿山已经‘进化’到这种程度。”
 

山东黄金战略发展交流会会场外摆放的一块矿石。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摄
 
  探获大金矿背后的科技力量
 
  一个月前,山东黄金集团对外宣布在山东探明国内资源量规模最大的巨型单体金矿床——西岭金矿,累计探获金属量592.186吨,伴生银590吨,预估潜在经济价值超2000亿元。
 
  大金矿是如何被探获的?山东黄金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航提出了多个答案,但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科技的力量。
 
  我国目前大部分金属矿山开采深度在1000米以内,但西岭金矿床赋存标高在地下1000—2000米以内,这意味着他们破解了千米以下采矿的技术难度。
 
  千米以下采矿难在何处?山东黄金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立君向记者表示,其主要问题就是“三高一扰动”,三高就是压力高、温度高、水压高,扰动就是开采过程中爆破造成的扰动影响。
 
  为解决深部钻探施工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该集团自主研发了适合深部钻探的“钻杆柱深度极限使用”“抗盐抗高温钻井液”“小口径绳索取心定向钻进”三合一集成关键技术,保障了深部钻探工作的成功实施。
 
  这只是该集团众多创新点之一。据了解,山东黄金集团年均立项科研项目达300余项,四年来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达26.27亿元,并将999项授权专利收入囊中。
 
  跟随专家,记者走进山东黄金集团旗下焦家金矿。2022年,焦家金矿全年黄金产量超过了10吨,跃居为国内第一大黄金产出矿山。
 
  传统印象中,采矿意味着潮湿的地下环境和危险隐患,但在焦家金矿,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让传统的矿山变了模样——在百米深的井下,少有人走动,自动化装备接管了一切;地面之上,年轻的技术人员在显示器前操控鼠标远程作业。他们被称为“穿西装的‘矿工’”。
 
  李航强调,科技的介入,用智能化装备工艺取代传统人工为主作业模式,为的是安全和效率。
 
  追逐现代矿山的“更深、更绿、更聪明”
 
  “作为省属重点企业,山东黄金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要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当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主力军。”在交流会现场,山东省副省长周立伟在视频致辞中的这句话将“科技创新”置于首位。
 
  提升矿山智能化,核心是数字技术和采矿技术的融合。
 
  2019年以来,山东黄金集团携手华为等合作伙伴,利用5G、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对传统矿山进行智能化改造。经过四年多努力,场景已经成型。
 
  在三山岛金矿地下,电机车装矿、行驶、卸矿、防碰撞、车辆调度已经实现全程无人化,生产效率却同比提高20%以上,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而焦家金矿目前初步减人87人,仅这一部分一年就节约人工成本1300多万元。
 
  传统从矿石中提取黄金,污染问题不可回避。如今,尼尔森重选—浮选联合绿色提金新技术成功替代了氰化炭浆工艺,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全新思路。山东黄金集团科技环保中心副主任胡松涛说,“含绿量”是检验我们硬技术的标准之一。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企要站出来。在这一方面,他们“打了个样”。
 
  比如山东黄金集团组织攻关的亚洲第一深井科研项目“2000m超深竖井透明化凿井智能协同关键技术研究”,是亚洲第一深度的超深竖井实践攻关,为我国深部矿业开采解决关键难题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而西岭金矿的探获本身就是科技的胜利,也是对千米以下采矿难题的回答。
 
  如今,打造“更深、更绿、更聪明”的现代化矿山,已成为他们的追求。

(责任编辑:王丹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