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信息技术 > > 正文

华为李鹏:5G+AI持续创新, 拥抱数智经济新时代

2023-06-05 08:57:11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刘昀 评论:0
  6月4日,在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开幕论坛上,华为高级副总裁、运营商BG总裁李鹏发表《5G+AI持续创新,拥抱数智经济新时代》的演讲。他提到,在5G+AI的新时代,以5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有力地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5G时代开始,中国坚定地引领全球产业发展。面向未来,中国5G必将从一步领先,到步步领先。”李鹏说,“随着5G商用,数字产业正撬动着千行百业数字化升级,数字经济也不断催化着实体经济转型。”

华为高级副总裁、运营商BG总裁李鹏

  5G引领数字产业化,加速产业数字化

  一方面,我国数字产业自身稳步发展,5G、移动物联网、千兆光网用户规模在全球遥遥领先。另一方面,5G技术不断促进数字应用创新,驱动消费持续升级,带动了电商直播、文娱、教育等行业的数字化,还为消费者带来了新通话、新视频、裸眼3D等新颖的通信体验。

  李鹏特别提到,华为通过积极投入3D技术研发,开发了灵境3D解决方案,能够将2D视频和直播快速转成3D,大幅降低3D内容的生产成本。

  他说:“5G商用四年以来,得益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以及运营商的持续努力,5G已经赋能千行百业。”截止到目前,5G已在钢铁、制造、矿山、电力、港口等行业的16000多个专网项目中得到规模应用。5G行业专网驱动的经济规模突破百亿,5G行业终端的出货量超过50万,加速产业数字化。

  例如,5G+AI能为井下的安全生产贡献创新力量。在复杂、危险的地下矿井作业场景中,5G智慧矿山解决方案能通过低频、大带宽资源,帮助100多路摄像仪上行回传,再利用AI技术实现综采面的全景视频拼接,在井上形成一幅“长长的画卷”,让井下作业“看得全、看得清”。

  从2G时代一路走来,中国正从5G时代开始,坚定地引领全球发展。这得益于国家对5G有明确的战略定位和频谱支持,运营商持续围绕着5G用户体验进行场景化创新,整个产业共同推进了5G的应用创新与生态发展,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果。

  标准、技术、场景全面成熟,加速迈向5.5G时代

  面向未来,中国5G将向5.5G加速演进,实现步步领先。

  首先,5.5G的标准已经明确。首个标准将于2024年上半年冻结,中国产业界也为5.5G标准贡献大量技术创新,超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IMO技术就是典型代表。它能有效增强高频段覆盖,让6GHz、毫米波等新频谱真正具备商用能力。

  其次,伴随着标准的推进,业界包括华为也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验证,探索5.5G在RedCap物联、无源物联、通信感知融合等新领域的应用,不断发掘经济和产业价值。以家电制造企业为例,5.5G无源物料可以帮助物流生产全流程可视化,整体生产效率可提升高达30%。

  同时,李鹏特别指出,毫米波技术在5.5G时代已突破关键瓶颈,主流芯片厂商均已发布5G毫米波商用芯片,从关键技术到产业生态,毫米波已具备商用条件。

  超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IMO技术可以应用到毫米波,实现10Gbps的峰值下行速率,同时叠加华为创新的智能波束管理,解决了毫米波的移动性和连续覆盖问题。在车辆感知、赋能辅助驾驶方面,毫米波感知技术已实现可在500米之外分辨分米级物体的探测精度。

  作为5G时代的先锋,中国产业界与运营商积极拥抱5.5G,世界电信日期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长沙等多地的运营商都发布了5.5G的创新实践,涵盖了智慧人联、智慧车联和智慧物联等多个领域。“万兆城市”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

  共筑5.5G数字新基石,共绘数智时代新篇章

  最后,通过5G、5.5G筑牢网络底座的同时,构筑安全可信的多样性算力底座同样重要。华为将与产业同仁一起,共同繁荣基础软件,为算力“铸魂”;推进多样性计算,为算力“立根”,助力数智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李鹏说:“华为愿携手运营商和产业伙伴,共筑5.5G数字新基石,共绘数智时代新篇章。”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