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信息技术 > > 正文

数字赋能让演出实现智能表达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将实现技术与艺术双向奔赴

2023-09-22 09:21:5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江耘 何亮 评论:0
  数实融合点燃主火炬、双人3D威亚、数字烟花、AR数字穹顶……9月21日,在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举办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总制作人沙晓岚表示,此次亚运会运用了多种技术,达成了技术和艺术的双向奔赴。
 

发布会现场。方建飞 摄
 
  数实融合,亿万人共同点燃主火炬
 
  巴塞罗那奥运会射箭点火、悉尼奥运会水中点火、北京奥运会空中漫步点火、多哈亚运会骑马点火……细数历届大型体育赛事,主火炬点燃方式往往都会创造经典。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主火炬将会以何种形式点燃?
 
  “这次点火怎么才能另辟蹊径?这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回归到体育的本体,体育的本体就是强身健体。”沙晓岚表示,强身健体绝不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全民的事情。于是,数实融合的点火形式成为此次亚运会主火炬点燃的一大创意。
 
  沙晓岚认为,全民参与不是几百人几千人的概念,而是希望有千万群众共同参与,不光是中国人,亚洲人、全世界人都来参与,能实现如此庞大群体参与的唯一渠道便是互联网。
 
  记者了解到,自从火种收集成功后,线上的火炬传递便一直持续至今。目前,线上火炬传递参与人数已突破1亿人,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
 
  沙晓岚介绍,9月23日晚上,经历了上亿次线上传递的“火炬手”们在钱塘江上汇聚成为一个数字火炬手的形象,数字火炬手将踏过钱塘江来到开幕式所在的“大莲花”体育场,与线下传递的最后一棒火炬手共同点燃当晚的主火炬。
 
  “数字火炬手和现场火炬手联动,潮涌点火,达成技术和艺术的双向奔赴。”沙晓岚表示,相信大家必将记住这一经典画面。
 
  数字烟花,在绿色间尽享视听盛宴
 
  绚烂的烟花能够非常有效、迅速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从而引爆一个又一个高潮。因此,燃放烟花几乎是每次大型活动上不可或缺的环节。
 
  杭州亚运会也“燃放”烟花,但“燃放”的是数字烟花。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沙晓岚的回答给出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杭州亚运会的理念之一是绿色,不燃放烟花首先体现了我们的环保理念。”沙晓岚表示,亚运会这样的高光时刻,中国更要体现大国责任,倡导环保理念,保护绿水青山。
 
  数字烟花的亮相,也成为了杭州亚运会的一大看点。
 
  “我们通过运用三维动画、AR等技术,在开幕式的一些重要节点,燃放数字烟花。”沙晓岚表示,开幕式现场搭建了一个185米X15米的巨幕,作为数字烟花的“燃放”地。
 
  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的烟花视听觉效果,导演组采集了多种烟花真实的动效,再通过数字技术和其他辅导手段进行真实还原。
 
  “把最绚烂的烟花、最漂亮的烟花做成数字之花展现出来,相信一定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沙晓岚说道。
 
  数字流体技术,完美诠释“潮起亚细亚”
 
  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西子湖上唯美的双人舞蹈让中外宾朋交口赞誉。
 
  这一次,双人舞从西湖上跳到了钱塘江畔,跳进了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上,而且通过3D威亚技术,让舞蹈家从水上跳到了空中,与地面的“钱江潮涌”交相辉映。
 
  沙晓岚介绍,表演过程中,两名舞蹈家通过威亚在空中时而融合时而分开,技术难度在于确保表演艺术美感同时还要确保演员的安全。这项技术以往多用于剧院内,这是首次用在更大空间的体育场内,威亚的距离更远、幅度更大,难度也更大。
 
  此次亚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是“潮起亚细亚”,钱江潮水自然是开幕式演出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沙晓岚介绍,在钱江潮水的呈现形式上,通过在地坪上展现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鱼鳞潮等钱塘潮水的多种壮美形态,“这种写实的潮水流动是通过数字流体技术进行计算,实现了超高比例的还原,视觉上非常有立体感。舞蹈演员在空中飞旋,脚下是奔涌不息的钱塘潮水。两者通过反复的互动,是对人与潮、力与美的充分诠释。”沙晓岚表示,这种表现形式也将“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浙江精神充分展现。
 
  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将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

(责任编辑:王丹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