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我国首台(套)重型铰接式鲜食玉米联合收获机下线,标志着高端智能鲜食玉米收获机已完成首批自主制造,形成了装备制造全产业链。
-
9月7日,腾讯混元大模型亮相。该大模型为腾讯全链路自研大语言模型,参数规模超千亿,预训练语料超2万亿tokens(大语言模型文本单位)。
-
9月7日,记者从厦门大学获悉,该校廖洪钢教授、孙世刚院士团队、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院士团队等基于其自主研发的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子显微系统,首次发现了锂硫电池中存在独特界面反应机制,这一发现或将从全新角度推进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和储能效率的锂硫电池的发展。
-
7日,由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的新建西宁至成都铁路西营坝隧道和新庄三号隧道同日贯通,这是西宁至成都铁路全线最先实现贯通的两座隧道,为后续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开端。
-
9月4日,经海关总署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批准,全国首个籽仁类产品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以下简称评议基地)正式落户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
9月6日,两年一度的分析仪器行业盛会——第二十一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如期开幕。
-
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力)的展台上,一组用退役光伏板重新生产的“全彩光伏自发电标识标牌”系列产品成为亮点。
-
近日,在2023服贸会石景山国际开放合作论坛上,北京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北京银行与中关村科幻创新中心、追光人科技等8家单位签约,共同建设数字人民币科幻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北京市数字人民币试点新方向。
-
9月6日,由中国安装协会主办、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办的境外机电工程云观摩会成功举行。这是中国安装行业首次针对国际机电工程建设进行系统性经验总结和分享。
-
6日,记者从第六届中阿博览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专题新闻发布会获悉,建设8年来,在科技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指导推动下,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直通阿拉伯国家。
-
9月4日-6日,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23智博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
9月2日-6日,以“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举办。
-
9月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获悉,该院集成所智能仿生中心徐天添研究员团队和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杜世伟团队合作,研发出面向血管介入手术的磁控导丝机器人,可远程精准介入复杂血管手术。
-
9月5日13时,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乌翠区哈伊高铁2 特大桥施工现场,一台A3型架桥机将最后一榀重715吨,长32米箱梁平稳、精准地落在指定位置,标志着哈尔滨至伊春高铁项目铁力至伊春先行工程架梁施工全部完成,为全线铺轨奠定了坚实基础。
-
9月5日,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广西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韦本辉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粉垄耕作增粮减灾降碳技术”(以下简称“粉垄耕作技术”)对外发布。
-
为了协助人类进行日常活动并成功完成家务,机器人应能有效操纵人们每天使用的物品。然而,一些物体由于其形状、灵活性或其他特性,很难被机械手抓取和处理,例如有褶皱的衣服。
-
烈焰出膛,炮火轰鸣。前不久,第77集团军某旅在高原组织装甲分队实弹射击演练,一辆坦克动力系统突发故障“趴窝”,车长周国顺带车组成员关闭火控系统、检修油管和线路模块等,很快排除装备故障。
-
9月2日,南深高铁南玉段玉林北站高架站房屋盖钢桁架结构完成提升对接,实现了大跨度钢桁架“一次整拼成型、一次起升到位、一次精准对接”的预定目标,玉林北站“凤凰展翅”的外观设计得到更充分展现,站房立面效果雏形显现。
-
近日,国际标准ISO 22188:2023《放射性物质非故意转移和非法运输的监测》正式发布,这是中核集团首个主导修订的ISO国际标准,增强了中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
-
9月4日,记者从青岛市科技局获悉,由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超低温全自动生物样本安全智能存储系统的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正式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