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在四川德阳,启动国内发电设备行业首个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
-
8月23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原油商业储备库(三期)投产仪式举行。
-
《自然》23日发表的研究报道了一种能效为传统数字计算机芯片14倍的人工智能(AI)模拟芯片。这一由IBM研究实验室开发的芯片在语音识别上的效率超过了通用处理器。
-
23日,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粤港澳大湾区首座“华龙一号”三代核电项目——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核岛内穹顶混凝土土建施工已于22日顺利完成,标志着项目安装阶段的施工工作全面展开,距离“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发电再进一步。
-
持续高温天气让新鲜食品不易储存,但我们却仍然能够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甚至不同时令的美食。这背后离不开冷冻技术的快速发展,它让食品的长距离运输、跨季节保存不再是难事。
-
8月22日,以“迎接新变革·合作向未来”为主题的2023未来技术合作(无锡)大会召开
-
8月22日,以“速度引领 创新未来”为主题的首届高速飞车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
-
8月20日至22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学术研讨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现场观摩会在内蒙古武川县举行,会议主题是充分发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职能,强化种业科技支撑,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
22日,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单条生产线最长、单体产能最大的异质结电池片生产项目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投产。
-
2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高敏锐教授课题组研制出一种高抗氨毒化的镍基碱性膜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其在阳极含10 ppm氨的膜电极组装中,能保持95%的初始峰值功率密度和88%的初始电流密度,远超商业铂碳催化剂。
-
走进种植南太湖特早葡萄的温棚,葡萄藤织起一张密实的网,抬头看不清天色。这竟是一方小小土壤的杰作。
-
近日,由中铁一局西康1标长安梁场自主研发的箱梁预埋支座板自动检测系统已投入使用。
-
17日,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2023商博会)正式开幕。
-
8月16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采用磷酸铁锂材料并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
-
英国基尔大学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最新计算机处理和模拟技术,首次对恒星的“核燃烧阶段”进行了三维(3D)模拟,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和逼真度研究了恒星的这一演化阶段。
-
在达闼公司的实验室里,科技日报记者见到卸去人形外壳的机器人“骨架”——颈、肩、肘、腕、手、腰、膝、全向轮底盘等处,遍布34个智能柔性关节。
-
8月15日,揭阳至惠来铁路普宁特大桥上跨汕湛高速4-7 墩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揭惠铁路全线首座跨高速公路连续梁顺利合龙,为后续主桥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
8月15日,科大讯飞发布了搭载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V2 0能力的多项应用和产品
-
近日,广西大学、广西农业农村厅等有关专家,对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韦本辉团队首次实施的全生育期零灌溉的“水稻粉垄直播‘三合一’技术示范”项目进行现场测产。
-
试管婴儿和正常孕育孩子一样健康、正常,但体外受精技术也面临一些技术困难,使不少女性承受了一次次梦想与沮丧的反复。科学家也在殚精竭虑,借助生物医学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