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通过模拟白矮星对X射线照射伴星驱动的周期性物质转移的反馈,再现了超软X射线源准周期性变化的光变曲线,这为解释超软X射线源准周期性的光变曲线起源以及Ia型超新星前身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与天体物理学》发表了这一成果。
-
10月26日,江西省地质局物化探大队(以下称为“物化探大队”)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城运用国内领先的一套3D(三维)浅层探测技术给城乡道路做“CT”,检测城市道路空洞、沉陷和塌陷等隐患。目前,物化探大队该套技术与五个软件已经成功应用于西宁、杭州、成都及青海湖道路公路塌陷提前检测与预警。
-
10月3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与英国牛津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青岛星赛生物等合作开发出拉曼介导靶向单细胞基因组技术,基于CO2固定活性靶向性的拉曼分选耦合单细胞基因组(scRACS-Seq)等仪器手段,揭示了海水中原位进行光合固碳的SAR11类群,并发现它们以视紫红质作为捕光系统来驱动海水中CO2的固定。相关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生物设计研究》上。
-
“多亏了科技特派员带来的新技术,今年用了这个生物降解膜,辣椒比往年长得好、卖得起价,一亩地多收了600块钱。”日前,在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牛场乡石龙村,村民王德福一脸兴奋地说,生物降解膜能在地里自然降解,还可以当作肥料使用。“真是太实用了!”王德福说。
-
氢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也是目前广受追捧的清洁燃料。新加坡科学家在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刊文称,他们偶然发现,光可在一种广泛用于水电解制氢的催化材料内触发一种新机制,使水电解制氢变得更节能更高效,最新研究有望开辟更有效的新型工业制氢方法。
-
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利用绰号“黑美人”的火星陨石,测试了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制造的仪器,并用一束微小的激光束探测它,在不破坏样本的基础上,快速准确地确定了这一陨石的年代。发表于最新一期《分析原子光谱》杂志的这一研究有望开启行星探索新纪元。
-
10月28日,由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姜卓俊指导研发、青岛绿沃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实施完成的草莓根茎井水循环促进花芽分化超早熟栽培技术通过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组织的技术评价。专家组评价认为,该技术创造了北方现有生产中设施高架草莓栽培10月中旬上市的纪录,对草莓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
10月30日,由中国华能集团牵头研制的2 7MW串列式双风轮风电机组“赛瑞号”正式下线。“赛瑞号”机组打破常规,提出串列式双风轮布置方案,首次实现风能的高效梯次利用,突破了行业长期存在的风能捕获效率瓶颈,为风电行业趟出一条新的赛道。“赛瑞号”将于2022年底在华能吉林通榆风电场并网发电。
-
10月28日,万众瞩目的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设备及装修工程鸣锣开工。科技日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该工程大量应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同时,智能供电系统、贴附射流通风技术、耐火复合风管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也随处可见。该工程的承建单位中铁十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设备及装修工程贯穿着科技创新理念。”
-
记者10月28日从特变电工获悉,近日,由特变电工生产的新一代直接出线式1000kV交流特高压变压器一次性通过全部试验,特变电工成为全国首家一次性通过新一代百万伏变压器所有试验的企业。
-
十月中旬,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秋收已圆满完成,秋种正有条不紊地展开。10月23日,记者在该区大安镇安丘府村看到,偌大的田野里,一辆安装了农业用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的大型拖拉机正在开展小麦播种作业。
-
美国科学家近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使用伴侣蛋白作为血液中癌细胞的新标记物,更清晰地观察到了癌症的扩散情况。通过使用这种新标记物,科学家们能够在血液中检测到更多的癌细胞,这一被称为液体活检的过程,可帮助乳腺癌和肺癌患者更好地监测其疾病。
-
7月24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牵头在北京主办的《高山旱稻荒地变粮仓种植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征求专家意见会上,高山旱稻新品种培育技术体系颇受专家肯定,有望实现在国内高山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建立相关技术标准,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
2022年7月25日3时13分,问天实验舱采用自主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口。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获悉,该所研制的微波雷达在问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相距约120公里处再次开机,并迅速与安装在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口的微波应答机建立稳定通讯,保持对接全过程稳定可靠。
-
7月23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中冶南方带来的智能化技术成果“智慧高炉解决方案”入选本次峰会“十佳解决方案”,是冶金行业唯一上榜的智慧成果。
-
收集定植种质资源76份;筛选出具有抗病、耐盐、高光效等优质资源15份,挖掘关键基因12个;配置杂交组合160个,获得杂交群体3万余株……7月19日,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承担的自治区农业育种专项“枸杞新品种选育”项目,顺利通过宁夏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
7月19日,福建宁德海域一船舶发生触礁搁浅险情。经过25小时施救,该船成功脱险,17名遇险船员全部获救。在此次险情处置中,VTS发挥了重要作用。
-
7月21日,在中铁二十四局沪渝蓉高铁武宜段当阳制梁场,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集团研制的国内首台电驱大吨位轮胎式搬运机成功搬运起一片900吨级高铁梁片,宣告该新型搬运机研制成功。
-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利用非共振外差方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应用物理期刊《应用物理评论》上。
-
6月中旬以来,全国多地高温热浪肆虐,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大,同期少见,一些地区甚至持续发布红色高温预警,简直“热到蒸发”。在桥梁建设过程中,高温对混凝土和钢梁作业的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