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曹立研究员介绍新品种。 受访者供图
为了能选育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柑桔新品种,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曹立研究员二十年如一日持续地开展杂交柑桔育种工作。在突破杂交育种周期漫长这一世界难题上,研究形成了缩短童期杂交育种技术,申请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利用该技术2—3年就可以开花结果,使育种效率比日本技术提升了1倍,把柑桔杂交育种经济成本缩减了三分之二以上。
针对无核柑桔品种无法杂交的难题,曹立带领团队经过筛选大量柑桔种质资源,找到了一批单胚亲本材料,通过杂交实现了单胚无核材料“从0到1”的突破,并成功培育出我国首个大面积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早熟杂交柑桔新品种“金秋砂糖桔”,目前,该品种在全国已累计推广约100万亩。
攻克这两项技术难题后,该团队通过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大量的杂交组合,获得了大批量的杂交材料群体,相继育成了“阳光1号”“川津5号” “川津1号”等杂交柑桔新品种。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带动柑桔研究所其他育种团队选育出“华美”系列、“尚品”系列和红韵香柑等一大批柑桔新品种(系)。
据了解,为了推动新品种的快速评价和中试推广,柑桔研究所通过与四川陶然农业公司、重庆科正花果苗木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创新建立育繁推一体化推广新模式,促成重庆市北碚区成功获批农业农村部首批国家柑桔区域性良繁基地,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津)育种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杂交柑桔育种基地。
会上,西南大学与四川陶然柑桔新品种研究有限公司签署的育种新材料转让协议,将进一步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杂交育种引领我国柑桔种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范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