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第六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在广西南宁开幕。活动旨在通过开展“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据悉,近年来,中国科协联合国际科学院组织等百余家科技组织持续深化“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打造了“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活动等系列活动品牌。为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科技工程项目的科技人文交流功能,中国科协首次携手中交集团、中铁集团等20余家中国交通领域的科技工程企业,探索将海外建设工程项目作为服务当地公众的科学营地,并常态化开放。
开幕活动为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科技志愿服务团、中国海外建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团、交通运输职业院校科技志愿服务团、在渝留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团等4支“一带一路”科技志愿服务团授旗。
开幕活动后,中国-东盟青少年科技运动会六国“云比拼”开展,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学生与广西学生实时连线,进行水火箭比高、纸桥承重等趣味科技竞技。本届创客营期间,首次举办中国-东盟青少年科技运动会,在东盟国家组织线下科技运动会,线上开展“同上一堂课”,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师生互学互鉴、建立友谊。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第六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技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动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等单位承办。活动以“交流互鉴•协同发展”为主题,自9月开放注册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鸣等500余名国内交通领域科技工作者在创客营期间开展科普报告、在线答疑;中交、中铁、中国能建等20余家央企、国企分布在56个国家的120名海外工程的科技工作者开展直播活动和线上辅导;来自交通职业院校的64名大学生担任“小助教”;来自俄罗斯、巴西、肯尼亚、西班牙等16个国家的38名在渝留学生担任“友好使者”、为16所国内外中学建立伙伴关系并指导青少年开展在线科学研讨,吸引了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师生注册参与。
据介绍,“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其中第三届(2019年)和第五届(2021年)活动均落地广西南宁,成功打造了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科技教育工作者的交流盛会,也为广西打造具有东盟特色的青少年科学国际活动平台打下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韩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