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 > 创业孵化 > > 正文

创响镇江 才聚团山 第六届“镇江高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暨第七届大赛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2023-03-22 15:44:55
来源:镇江高新区 作者:彭渝鉴 评论:0
  近日,镇江高新区召开第六届“镇江高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暨第七届大赛启动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加平,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蒋洪,镇江市委常委、镇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詹立风出席活动并致辞。

  第六届“镇江高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自去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围绕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下一代通信网络等高新区重点打造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向,共征集来自江苏、深圳、上海、北京、黑龙江、香港、澳门等多个地区的121个项目报名参赛。历经哈尔滨分站赛、香港分站赛,以及镇江高新区总决赛,“基于 TPU 材料 3D 打印鞋垫的研发及产业化”、“带有能量回收的小型海水淡化装置”等10个项目获奖,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参赛团队、评审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镇江高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通过海内外院校的项目征集、行业媒体的精准传播、细分行业项目的挖掘邀约,六届大赛共吸引了100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近1000个高层次人才项目参赛。特别是本届大赛在省科技厅的关心指导下,分赴全国数十所重点高校宣传推介大赛,人民日报、凤凰网等20余家媒体对大赛进行了集中报道,吸引了海内外广大高层次人才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通过大赛与哈尔滨工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储备了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近200余个,六届大赛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中博士占比超七成。六届大赛先后评选出各类奖项100个,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国内首创技术和产品的优秀人才项目,已有45个参赛团队在高新区落户创办企业,总注册资本达2.8亿元。落地项目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船舶海工等领域,面向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补链强链。

  刘加平期待镇江高新区能够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镇江高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不断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推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为镇江市经济振兴发展贡献力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添砖加瓦。

  蒋洪希望镇江高新区继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支撑引领作用,全方位培养、引进、留住和用好人才,营造好促进人才集聚和成长的良好环境;继续坚持用全球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务实的举措推进科技交流,为科技创新添能蓄势;继续提升创新效能,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詹立风认为“镇江高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知晓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以赛引才”的成效不断显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他表示,镇江高新区发展空间巨大、机遇叠加、优势凸显,希望广大人才勇担时代新使命,做引领发展的先行军,苦练内功强本领,做担当奋进的实干家,进一步把知识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取得更多原创成果,掌握更多关键技术,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创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多作贡献。他希望社会各界广聚合力,共同营造创新创业的好环境,全面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政策保障服务体系,吸引和集聚了众多优秀人才,共同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第七届大赛将聚焦镇江高新区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主导产业,重点围绕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方向选拔一批海内外优质项目。

  “镇江高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推动镇江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一张亮闪闪的“双创”名片。这不仅是镇江高新区争当创新发展“先行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成为镇江发展活力标杆的不懈追求,也充分体现了镇江高新区期盼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强沟通协作交流、携手共创未来的强烈愿望。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