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 > 创业孵化 > > 正文

专家呼吁:构筑智库人才培养的学科基础

2023-09-26 09:59:3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陆成宽 评论:0

  培养人才,学科是基础。那么,智库人才的培养,需要什么样的学科基础?这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智库建设已经有了从专业化到科学化的探索,当前亟待以学科为阵地,推动理论方法体系完善和人才培养。”在9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第四届智库科学与工程研讨会上,潘教峰就智库学科化发展的问题作了主旨报告。

  2015年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以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打造专业化综合集成平台为抓手,致力于以高质量学术研究支撑决策咨询研究,走出了一条从专业化、科学化到学科化的智库创新发展之路。

  “高端科技智库建设试点的探索,让我们认识到,智库所面对的问题大都来源于决策实践,其研究成果也要回到决策实践中去,在战略、对策、政策维度产生影响。因而,智库需要有其学科和学术基础,同时要有组织多学科多领域研究人员共同攻关的能力。”潘教峰说,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具有跨学科的知识背景、综合性复合型的驾驭问题能力,既要有“专深”的学科基础,又要有“广博”的政策视野。

  在潘教峰看来,培养“专深”和“广博”兼备的智库人才,仅靠现有学科知识的简单组合是远远不够的。“培养智库人才需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类知识,吸纳国内外智库研究、决策咨询研究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与理论方法,构建一个反映智库建设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潘教峰说。

  基于这样的思考,潘教峰首次提出了建立“智库科学与工程”这一新学科的想法。对此,潘教峰解释道:“智库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运用人类关于哲理、数理、物理、事理、人理的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方法,研究解决人文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交织的复杂系统智库问题的学科。”

  “建立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要解决五个层次的问题。”潘教峰说,“一是要解决它的内涵、范畴、理论范式和方法论的问题,二是明确智库研究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和工程问题,三是明确智库研究的关键方面,也就是治理的问题,四是发展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方法、工具和平台,五是还要建立这一学科的知识传播域,主要包括学术共同体、期刊载体、建制化人才培养体系等。”

  潘教峰认为,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提出与建立,是智库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为智库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论支撑;另一方面,可以为智库人才的培养提供知识体系,使得智库研究真正成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人类文明进步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潘教峰说道。

(责任编辑:范晓婷)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