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 > 科技服务 > > 正文

加速科技创新 长安科技公司揭牌成立

2022-12-27 10:15:4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雍黎 评论:0

  加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向科技公司转型。12月25日,在长安汽车科技成果展暨长安160周年系列活动上,长安科技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开幕式上宣布——长安科技公司正式揭牌成立。长安汽车/供图

  科技成果展示最新硬核科技

  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工业企业“上海洋炮局”,到如今以“世界级品牌”为愿景的中国科技公司,长安汽车走过了风雨兼程的160年,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引领未来,取得了不计其数的科技成果,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夯实了加速转型发展的基础。

  此次科技成果展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领未来”为主题,为观展者带来了一场高精尖科技风暴。在核心技术展区域的新能源成果区,原力超集电驱、零起火电池、半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系统等成果吸睛夺目;在平台动力成果区,长安智电iDD动力、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CHN、方舟平台、轻量化爆炸车等硬核新科技扎堆展示;在智能化成果区,“诸葛智能”成了最受关注的“明星”技术,现场还展示了基于SDA架构打造的“新汽车”CD701原型车,充满前瞻创新的“汽车机器人”,以及脑机交互原型实物、MCU封装工艺样件实物、MCU快速验证FPGA原型实物,全面彰显长安汽车面向未来低碳智慧生活的全新出行理念。

  据了解,自2017年启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以来,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指引下,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向着世界级中国品牌大步迈进。过去五年,长安汽车累计投入570亿元,已构建起“六国十地”的全球研发布局,研发实力连续六届12年排名中国汽车行业前列。

  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已掌握智能低碳核心技术600余项;今年已搭载国产化芯片3882万颗,占行业搭载总量的30%;“零起火”电池、“七合一”智慧芯等,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专利申请量仅2022年就达4745件。与中国汽研、中科芯共建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批准,这是汽车领域仅有的两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

长安汽车/供图

  未来十年投入2000亿元打造长安汽车

  在开幕仪式上,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见证了“长安科技公司”正式成立。

  根据规划,未来十年,长安将总投入2000亿元打造长安汽车,特别是将以长安科技为中心,在新汽车科技产业链累计投入超1500亿元,构建超过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开发超级整车智能平台,打造智能新体验;布局控制器等科技产业,形成“用户共创、员工共赢、伙伴共建”的全新商业模式,实现千亿级的科技产业规模。

  到2030年,长安汽车将实现集团整体销售55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售350万辆,销量规模进入世界车企前十,新能源销量达到210万辆,占比达60%,海外销量达到105万辆,占比达30%。

活动现场。长安汽车/供图

  发布三大新能源动力系统

  伴随长安科技公司的揭牌,长安汽车宣布全面焕新“新动力”,发布了面向绿色未来的“长安氢燃料电池系统”“长安智电iDD”和“长安原力”三大新能源动力系统。

  搭载长安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深蓝SL03是中国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轿车,首创水气异侧电堆设计,减少20%管路线束长度,自主研发的全变量解耦高精度控制技术,提升氢电转换效率62%,百公里馈电氢耗0.65千克,3分钟超快补能。

  长安智电iDD拥有高效能动力,IHS混动平台,动力强劲,0-100千米/小时加速可达6.55秒;拥有高智能电控,智慧能量系统管理,综合油耗仅百公里仅1.59升,综合续航可达1200千米,30.74千瓦时超大容量电池,同时算法进阶,支持多核并行,多工作模式智能切换。

  长安原力技术聚焦续航和能量补给问题,以原力智能增程、原力超集电驱的多元技术集合,已在深蓝SL03上搭载应用,后续还将在即将上市的深蓝品牌第二款战略车型——深蓝S7上进行搭载。三大焕新动力将为用户的智慧、低碳、高效出行生活带来全新选项。

  据介绍,长安汽车将坚定不移推进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深入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全力突破智能低碳核心技术,加速新一代电池研究应用,开发“八合一”超集电驱,构建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突破智能驾驶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研发汽车芯片,突破“卡脖子”问题。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