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 > 科技金融 > > 正文
科创高新 金融未来

济南高新区举办首期科创金融“云鼎汇”活动

2023-03-20 15:13:02
来源:济南高新区  评论:0
  为高水平建设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CTD片区),加快中央科创区金融资源集聚,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创新发展,3月17日,济南高新区举办首期科创金融“云鼎汇”活动。本次活动由济南高新区管委会、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管委会主办,济南高新区科创金融服务专班、济南高新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旨在探索金融资本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面的新理念、新思路,促进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助力“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

  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任广锋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山东省首个国家级高新区,济南高新区立足“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定位,充分把握“五区叠加”的战略机遇,政策优势得天独厚,技术实力日益凸显,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设立,赋予了济南高新区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的历史使命。当前,CTD片区建设已全面起势,区内总部金融机构达到49家,地方金融组织达291家,注册规模达到726.75亿元,股权融资累计超20亿元,区内上市挂牌企业122家,居济南市首位,上市挂牌企业累计完成直接融资436亿元,总市值超过2000亿元。济南高新区已经成为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最佳试验田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佳载体。

  中科控股董事长邢海宁在致辞中表示,自2021年11月济南获批成为国家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济南高新区作为试验区的核心部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开展了诸多创新和实践,“五区叠加”优势令人瞩目,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成为中科控股集团与济南高新区战略合作的发展之基、信心之源。中科控股集团将以济南高新区为重要战略支点,在科创模式、资源对接、金融招商等方面深化合作,聚焦济南、深耕济南、赋能济南,促进京鲁协同,精准发力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实现合作共赢。

  “云鼎汇”上,证监会山东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邵珠东与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吕祥友为济南市科创金融研究院揭牌。该院将聚焦科创金融和经济领域,开展理论研究、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人才培养等研究工作,为构建科创金融双向赋能的良好生态提供理论支撑和创新平台。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张新与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浩为山东财经大学CTD社会实践基地揭牌。该基地将成为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纽带,搭建政府与高校合作交流平台,为中央科创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活动上,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与中科控股集团及入驻CTD科创金融专营(特色)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济南高新科创投资集团与新能源基金投资方进行签约。同时,现场举行了CTD科创金融联盟启动仪式。CTD科创金融联盟是一个由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发起成立的开放式、非营利性合作平台,旨在汇聚各方资源,建立信息交流、项目对接、服务保障等多维度的合作机制,打通科创金融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提升资本集聚效能,共同推进科创金融双向赋能、协同发展。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松进行了专项推介,系统介绍了济南高新区产业与政策优势,科创金融的建设理念和优质生态,聚焦落实 CTD 片区“1+435”的发展思路,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央科创区,组建运营济南高新科创投资集团,推进“园区通”平台建设,打造科创金融宣传平台,推行“链主企业+CVC”和“园区+DVC”模式,推广“科创经纪人”成果转化模式,完善“三价体系”,着力构建“数字赋能、服务实体、募多退畅、双向开放”的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体系。他表示,高新区将一如既往为各方提供最优服务,保持最高标准、创造最大价值,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上凝心聚力,携手共进。

  云和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波、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彭红枫分别作了主旨演讲。张波认为,初创企业尤其科创类企业须提早培养资本意识,挖掘潜在价值、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资本青睐,实现快速成长。彭红枫聚焦新形势下科创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深入分析2023国内国际经济走势,建议科创企业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布局国家中长期战略相关产业,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借助全面注册制东风和绿色可持续的金融赋能,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下一步,高新区将聚力建设中央科创区(CTD),打造科创金融“云鼎汇”品牌,逐步构建以风投创投、银行、保险、证券为主体,中介服务组织、地方金融组织等为补充的科创金融组织体系,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各类资源,全面推进《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CTD片区)实施方案》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在助力强省会建设上展现新高度、新建树、新作为、新担当。

(图片来源:济南高新区)

(责任编辑:陈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