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明确,在部分地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第三批共92个双创示范基地 。其中创业就业方向25个、融通创新方向27个、精益创业方向32个、全球化创业方向8个。 自此,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已达212家。
《通知》旨在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新动能支撑保就业保市场主体。
《通知》要求,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要按照创业就业、融通创新、精益创业、全球化创业等差异化功能定位, 强化区域覆盖、功能布局、协同发展,增强示范功能和带动效应。
《通知》提出,要推动双创示范基地特色化、功能化和专业化发展。
具体来说,创业就业类双创示范基地 侧重于社会服务领域双创,为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场地供给、人员培训、项目孵化、政策咨询、融资服务等便利,突出创业带动就业的功能,每年吸纳或带动一定规模的重点人群就业,新孵化一批初创企业。
融通创新类双创示范基地 侧重于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搭建共性技术、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生态实验室等创新创业平台,支持双创企业加入大企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合组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活动,共同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性技术和产品,打造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
精益创业类双创示范基地 侧重于培育“隐型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专业化、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传承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在产业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培育一批“小巨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百年老店”。
全球化创业类双创示范基地 侧重于深化开放创新合作,按照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全球创新城市、跨国企业等共建国际化的创新创业平台,深化人才合作、创新合作、创业合作、产业合作,培育创新创业国际化品牌。
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92个)
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92个)
第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28个)
(责任编辑:韩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