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创新论坛 > > 正文

打破体制机制障碍 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2015-04-06 11:43:0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李辉 张鹏 邓淑华 评论:0




  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创业环境日新月异,创业观念与时俱进,带动创新创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率显著提高,出现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众创”现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

  3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如何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上大力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让每一个创业创新者都拥有梦想成真的公平机会?近日,来自民盟、国家高新区、投资机构、创业企业的高层人士围绕上述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谋划策。

  郑惠强: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在全面深化改革,为梦想而奋斗的新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未显得如此迫切。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社会群体,其创业能力水平高低对激发社会创业热情,带动万众创新,增添社会活力至关重要。近日,民盟中央副主席郑惠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生创业是一项极其艰苦的事业,他们有梦想无资金,有勇气无经验,有知识无能力,走过千山万水,经历千辛万苦,最终能够登上成功之巅者毕竟是少数。但大学生创业也是一项充满希望的事业,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他们付出努力,建设创业型社会也需要他们积极参与。

  郑惠强介绍说:“为支持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九部委联合实施了2014-2017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从普及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培训、提供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便利、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加强创业公共服务等六方面制定了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高校在校生与毕业生自主创业。”

  “但是,整体来看,大学生创业仍然存在不少障碍,特别是融资难问题较为普遍。创业大学生由于信用信息较少、缺乏担保抵押物,再加上运营经验相对缺乏、承受意外风险能力较弱,创业失败的可能性较大,贷款违约风险较高。”郑惠强进一步分析,当前,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以财政补贴为主,未明确将保险保障纳入整体框架之中,面对“风险高、保费少、理赔烦”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商业保险机构往往参与热情不高,没有为大学生创业进行有效的风险保障,从而影响了商业贷款以及其他资金投入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积极性。

  郑惠强认为:“应该探索建立由国家机制保障、行业政策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的大学生创业保险制度,增强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化解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融资难、经营不稳定等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针对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保险制度,郑惠强提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和保障机制。”郑惠强认为,培育大学生创业能力,政府的扶持政策至关重要。有关部门应全面落实大学生自主创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政策,明确获得基本社会保障的路径。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针对大学生创业人员的保险保障,扩大保障范围,增加保障力度。

  “在具体实施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牵头建立大学生创业备案与评估机制,对大学生创业商业计划实施备案管理和技术甄别。”郑惠强表示,通过对创业阶段的认定,建立大学生创业优质项目名单,为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进行融资和保险服务提供支持。

  二是推进保险企业切实落实支持大学生创业举措。郑惠强表示,保险企业应该为优质大学生创业项目、优秀大学生创业人员提供贷款担保保险,为银行发放创业贷款提供风险保障,通过保险大数法则分散风险,积累并建立信息数据库。

  “为了分散对单一创业主体的投资风险,可以建立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风险池。”郑惠强表示,“此外,还可以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为大学生创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平台广泛宣传保险机制,引导大学生创业者科学认识风险,增强保险意识,提高投保意愿。”郑惠强补充说。

  三是鼓励保险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发保险产品和服务。“针对大学生创业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可以在提供传统险种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郑惠强说,比如,开发大学生创业企业团体意外险、综合险,为创业企业员工提供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障;开发创业者责任险,为大学生创业者本人过错导致的第三方损失进行保障;开发财产综合险、产品责任险、公众责任险和进出口货运险等险种,为创业企业的财产和产品安全提供保障。鼓励创业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险种组合,合理规避风险。

  “同时, 制定科技型大学生创业企业专属保险产品,引导大学生创新。”郑惠强建议,扩大科技型大学生创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覆盖面,探索联合投保模式,优化风险定价和损失分摊机制。“要大力发展科技型大学生创业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为科技型大学生创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引导大学生创业企业向轻资产、高科技方向发展。”

  郭社荣:创新创业应成为时代强音

  “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日前,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对记者表示,倡导全民创业不仅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且可以使更多的创业者通过创新创业增加收入、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意义非常重大。

  如何真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郭社荣认为,政府、社会、创新创业主体以及法律应该各司其职。

  首先,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建立创业平台,抓好简政放权,形成有利于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让一切想创新创业、有能力创新创业的人都有机会、有舞台。

  其次,全社会要形成一种对创新创业包容的氛围,要用更宽广的胸怀、更广阔的眼界去鼓励与支持创新创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

  再次,创新创业主体应该具备创新创业的意识、勇气和能力。“除了科技创业、精英创业,我们更需要广大民众的创新创业。要大力倡导大学生等群体开展自主创新创业,加大对他们创业能力的培育,真正使他们成为我国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郭社荣表示。

  同时,要有法律的保障。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律应对创新创业的一些底线、红线以及其他重要问题做出明确界定,使得创新创业在有序的轨道推进。

  “如果这四方面能合力推进,我相信创新创业一定会形成一个新局面。”郭社荣表示。

  结合杨凌示范区的实际,郭社荣认为农业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蕴育着很多创新创业的机会。

  “这些年,我们很深切地感受到通过大力开展农业创新创业,一些农产品、农业效益都得到大幅度提高。”郭社荣表示,乘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劲东风,农业创新创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正在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和管理水平也千差万别,导致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推动现代农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这也对现代农业创新创业提出了更强烈的召唤和要求。

  “日本的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曾提出‘第六产业’的概念。我们认为发展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实际上就是第六产业。通过打通一产和二产、三产的有效融合的通道,对有限的农业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得农业效益大幅度提高,这就是第六产业的内涵。”郭社荣表示,将第六产业发展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激发现代农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未来杨凌示范区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提出的关于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有关要求,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着力在提升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能力、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方面实现新突破。”郭社荣表示,特别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为契机,在杨凌示范区已有的工作基础上,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市场经营体系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创新、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等途径,大力开展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现代农业发展赋予新的活力和动力,从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真正使现代农业领域成为创新创业的新亮点。

  兰宁羽:做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

  “如果说十年前创业还是一件高大上的事,那么当下,这是每一个草根都可以做的事。在互联网思维下,每一个草根都将有更多机会克服出身、背景、社交成本等一系列问题而出人头地。”天使汇首席执行官(CEO)兰宁羽认为,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今的创业环境与十年前相比已发生了极大改变。

  “这是快速迭代的十年。各个层次的治理都在用互联网的手段在改变,信息越来越透明,信用体系越来越完善,个体的价值感也越来越强。无论从政府、产业、行业到服务体系、创新意识,所展示出来的发展潜力都是空前的。”兰宁羽表示。

  作为中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天使投资平台的年轻当家人,早在大学时代就已投身创业热潮的兰宁羽,曾被誉为“中国最年轻的CEO”。然而,现在的兰宁羽却更愿意把自己称之为“持续不成功的创业者”。他说,正因为自己曾经有过许多不成功的创业经历,所以现在更想去扶助、成就一批更年轻的中国CEO。“只要这个人具备热情、坚韧、有钻研精神、执行力强中的任何两三种品质,我们就给他投资,一次不成功,再投;还不成功,继续投;一直投到成功。只要人靠谱,我们就要帮他一辈子。”

  “做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携手更多的人去实现更多的梦想,这才是更值得自豪的事。”兰宁羽表示,天使汇于2011年11月正式上线运营,是助力天使投资人迅速发现优质初创项目、助力初创企业迅速找到天使投资的投融资平台。截至2014年11月,天使汇共为230多个创业项目完成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平台已注册投资人达15808位,其中经认证的投资人1871位;注册的创业者达80972人,登记创业项目24522个,与全国各地合作的孵化器超过200家;创业项目集中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涵盖社交网络、企业服务、游戏、电商及O2O、教育、健康等行业;平台已获得融资的项目融资额度多集中在100万-500万元之间,平均获得融资时间为1个月。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是天使,正如我们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只要你找到自己所能做的事,而参与形式则是可以多样化的。”兰宁羽举例说明,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不一定非得自己单枪匹马去成立一个团队,你也可以加入一个创业公司作为早期员工。投资人投的是钱,而你投入的是时间、精力和机会成本,大家在未来都应该获得相应的回报。这种回报不仅是现金的问题,也包括期权、股权等所有权。

  “我们正在试图找到一种合理的核算方法。”兰宁羽表示,天使汇在过去的4年中已做过这样的数据挖掘,稍后将推出自动化的种子基金,叫做两亿宅男创业基金。“通过这个系统,创业者只需要提交一份简单的表单,如果后台分析认为你达到一定指标,我们就会给你投资。即便没能达到指标,后台也会给你反馈,告诉你哪里需要提高,创业者可以改进,再申请。”

  “这意味着,创业者不再需要不停地面见投资人。你可以上着班,不必离职;也可以上着学,休不休学都无所谓,照样可以去创业,做自己喜欢的事。”兰宁羽说。

  “很多人经常问我,什么是创客?”对此,兰宁羽的解释是:“把简单做到极致就是必杀。我们称之为极客。”兰宁羽介绍说,天使汇自己众筹的一个咖啡馆,也是国内第一个以极客为主题的咖啡馆,跟一般的众筹不一样,对股东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它必须是覆盖了某一领域的极客平台。比如,“知乎”平台上面都是一些青年思想者,“Segment Fault”平台上面都是程序员,“乌云”平台上面全部都是黑客,“ikuku”上面全部都是建筑设计师。所有这些人都是具备钻研精神的人,能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是社会创新的源泉,也是潜在的、优秀的创业者。“在极客咖啡馆的空间里,大家能把线上讨论的话题搬到线下来进行更深度的沟通。然后不同领域的人群也可以跨界碰撞,进行混沌式的自由组合交流,从而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新鲜、有趣的新想法、新项目。”

  兰宁羽表示,很多人说大学生创业不靠谱,“我认为一个人的创新基因最活跃的时刻,最具有激情也最富于想象力的时刻其实就在青年甚至是少年阶段。”他介绍说,2014年,天使汇帮助一个“90后”团队翎客航天认购了515万元,助其成功发射了一枚探空火箭。天使汇还关注到一个来自清华附中的“00后”团队,一群初中生小极客做了一款Google glass的应用“找厕所”,特别有意思。为了鼓励“95后”、“00后”的小小创业者,天使汇还在今年2月组织了一次黑客马拉松比赛。

  “中国人从不缺勤奋,不缺聪明智慧,其实也不缺资金,中国的创新创业正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兰宁羽信心满满地表示,纳斯达克在追赶时代方面已经越发吃力。“如果再多一些洞见和远见,中关村与‘硅谷那个小地方’的比拼将指日可待。”

  丁列明:创新创业的春天到来了

  作为海归创业者,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对于当前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感到备受鼓舞,同时也有许多感触和建议。日前,记者围绕创新创业话题对他进行了采访。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几次提及创业,当前国家也大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此你怎么看?

  丁列明: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非常有感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很大篇幅提到了创新、创业和人才,再次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让我很受鼓舞。事实上,一般人都不敢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为创业是非常苦的,你怎么敢叫大家都来创业呢?但是李克强总理真的很有魄力,他敢于叫大家都来创新创业,也敢于通过政府自我改革,通过一系列简政放权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我感到创新创业的春天到来了。

  事实上,贝达药业的创新创业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创业精神。2003年,我们几位博士从美国回来创业,可以说是白手起家。通过大家十几年的艰苦努力,贝达药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中型企业,去年产值达到7亿多元,纳税近2亿元,企业估值逾百亿元。去年,大家都感受到经济有点寒冷,但贝达药业的业绩却实现50%增长,这也是科技创新的魅力。

  对全世界来说,新药创制都是一件难事。贝达药业也碰到过无数困难,从实验研究、资金、产业化到审批、市场准入等可以说“九死一生”。特别是2008年,贝达药业欠了银行3000多万元,国外基金又不投了,整个资金链断裂,正在进行中的临床试验也面临中途夭折。很多合伙人开始卖房卖股票,四处筹钱。不过最终还是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先后为贝达药业解决了50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回过头来看,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鼓励创新创业的科技和人才政策优势,也说明了浙江和杭州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借当前一句时髦的话,我也要为浙江和杭州点个赞。

  记者:在你看来,海归创业需要什么样的土壤?

  丁列明:这个可以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对于我的海归朋友,我会说,你出国遇到的困难要远远大于现在回国创业遇到的困难。出国要面临语言、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等多方面挑战。回国创业同样也要经受挑战。如果你有同样的心理准备面对回国创业,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和领导对海外留学人员都很重视、很客气,又是宴请又是赞扬,又是鲜花又是掌声,一些海归还以为回来以后都是这样一路坦途。事实上,虽然海归的项目起点比别人高,以后的市场空间会更大,但是创业遇到的困难是很大的,要经受的磨难都一样。

  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看,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和发达国家相比确实还有差距。在国外,相关项目审批很简捷,如驾照考完后几十分钟就可以领了,而国内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简政放权也还需要过程;此外,国内申请科技项目也很困难。很多资源都集中在“学霸”手中,他们是好几亿元资金花不完,而其他人则是想申请也申请不到。此外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比如海归拿到了国外护照在国内买房、开户买股票都有麻烦,这都是一些现实问题。所以海归在创业过程需要尽快适应国内创新创业环境,尽快进入角色,要能吃苦耐劳,将项目产业化落地。

  记者:所以现在人们一方面对于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受鼓舞,另一方面也提出,创业本是民众自我选择的市场行为,不要让创新创业成为新时代的“上山下乡”运动,有可能的话,要对那些创业失败者提供必要的保障。对此你怎么认为?

  丁列明: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我是浙江大学的创业导师,我明确对学生说,体验一下创业是可以的,你可以增长知识,丰富阅历。但是假如你把创业作为自己的出路,则要有思想准备。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创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除了技术储备,还要承受失败等各方面的压力。假如不管三七二十一为了创业去创业,会误人子弟。马云讲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是这确实也就可能只是“万一”。

  记者:当前精英创业是少数,大多数是草根创业。对于草根创业你有什么建议?

  丁列明:其实我们也是草根。草根创业就是要脚踏实地。这里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好的想法、好的企业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

  现在创业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创业。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容易摘的果子大家都早摘了。在第一轮创业潮中,只要你有胆量,遍地是机会。现在不一样,只要是一个机会就可能被很多人尝试过了。所以成功的创业不仅需要有好的想法,还需要有好的技术、好的团队、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