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创新论坛 > > 正文

苏州高新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 实践路径与发展模式研究

2022-05-24 14:52:41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陶德胜 石梦旋 评论:0

蓬勃发展的苏州高新区 图片来源:苏州高新区

  陶德胜 石梦旋

  对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擘画的战略定位,苏州市正在加快“沪苏同城化”建设步伐,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力打造聚集全球各类创新要素的东方“新硅谷”,苏州高新区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的发展目标贡献高新力量。

  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枢纽城市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沪杭发展轴的全国工业大城市,苏州市在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48万亿元、进出口总额3223.5亿美元,列全国第四位,占江苏省的一半、全国的6.9%。截至2020年底,苏州市拥有已认定的江苏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151家,占该省的51.2%,156家国(境)外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此投资项目400多个,累计吸引外资超过1400亿美元,居全国第三位,境外实际投资规模连续16年居江苏省首位,境外投资目的地遍布全球五大洲的99个国家和地区。对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擘画的战略定位,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的发展目标,苏州市正在加快“沪苏同城化”建设步伐,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力打造集聚全球各类创新要素的东方“新硅谷”。

    一、苏州高新区概况及“十三五”时期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效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畔,面积为223.36平方千米,拥有户籍人口超45万人(截至2020年底),下设江苏省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科技城、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苏州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区域交通便捷,境内有上海虹桥、浦东国际机场,沪宁高速、312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绕城高速等穿境而过。

  1992年11月,苏州河西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区。1993年4月,苏州河西新区改称苏州新区。截至2020年底,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6.32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3.6%,增速高于苏州市0.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5.52亿美元,实现新增内资企业8069家,注册资金506.21亿元。2020年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80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80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972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先后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开展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工作地区、国家第一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江苏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等。

  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先后孵化和引进了包括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北(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太湖科学城、环南大科创圈、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苏产院电子功能材料技术研究所等在内的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平台,目前已集聚大院大所超过100家,大院大所市级以上人才贡献率达40%。

  苏州高新区大院大所集聚、创新资源丰富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进一步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近年来,苏州高新区积极构建智慧产城,以拎包入驻、政务直通、企业协同、创新孵化、产城金融、绿色运用、人才关爱、赋能平台八大服务体系为支撑,全力创建产城融合智慧园区。2020年,苏州科技城获批各级各类领军人才118项,引进创新型企业188家,产学研合作项目125项,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以10%速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以20%增长。获批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潜在独角兽企业5家,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拟入库企业7家,获评苏州市产学研合作示范区。总投资超10亿元的迈得诺医疗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近200亿元的33个创新载体及产业项目稳步推进,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加速器、太湖云谷等竣工投用。截至2020年底,该高新区院所平台累计获批苏州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2家次,累计引进孵化企业450余家,获批高新技术企业59家,实现营业收入超50亿元,获得投融资超20亿元。

  “十三五”期间,苏州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67.4亿美元,总量稳居江苏省第一位。2020年,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实现产值871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5.0%。截至2020年底,苏州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出口品牌企业113家,累计建设国家级出口基地7家、省级16家;共有20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和8家海关特殊监管区,成为全国开放载体数量最多、功能最优、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

  2021年3月以来,苏州市单月进出口额连续突破300亿美元历史高位。2021年1-7月进出口额达2104.8亿美元,创同期历史累计新高。1-8月实现出口额2454.7亿美元,增长21.7%。苏州市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汇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自2013年起,连续8年稳定在3万亿元以上。苏州市制造业体系完备齐全,覆盖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产业产值均超1万亿元,全力打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11个综合实力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5.7%。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四大先导产业发展迅猛,其中生物医药集聚企业3000余家,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底,苏州市累计认定省级外资总部企业151家,占江苏省总量一半以上。721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42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当年入库384家,累计达882家。

    二、“十四五”期间,苏州高新区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实践路径分析

  苏州市经济体量和人口总量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位居前列,综合实力强、工业门类全,人文底蕴深,创新氛围浓,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配套能力强,拥有35个工业大类、167个工业中类、491个工业小类,工业企业超16万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产业产值均突破万亿元。近年来,苏州市持续优化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全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业基地。

  (一)坚持以“科技+”体制机制、新兴产业等多元创新驱动,全方位构建苏州高新区科创策源能级,提升产业链资源配置功能。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打响“苏州制造”品牌,发挥中国商飞、天兵科技、吉太航空科技等重大项目带动力,全力培育壮大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业中心。深度融入上海、苏锡常等长三角都市圈建设,加速“沪苏同城化”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科技创新策源中心和能级建设,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和高质量科教资源供给,建构创新领先、协同发展的长三角现代产业体系。2021年,苏州高新区聚焦省市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达2193亿元。重点打造苏州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该产业园是苏州市十大数字经济产业园、江苏省服务业重大项目,重点培育和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计划到2025年引进培育总部、科技企业累计超400家,引进科技人才超1万人,累计营收超400亿元。入驻代表性企业包括,克诺尔商用车系统中国区研发中心、江苏翼鸥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中移云数和创·苏州科技城创新中心、浪潮(苏州)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

  (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新经济业态和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等新经济模式。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前瞻产业跨界融合,重点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高增值环节和总部经济,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形成服务经济主导、智能制造支撑的现代产业集群。大力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推进科技、产业、教育、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彰显“江南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2021年,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全面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大力实施高端产业“引领战略”,以医疗器械“一号产业”为主体、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引领、高端智能制造和新能源产业为支撑,全年新引进创新型企业1000余家,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000余家,全年新增各级科技领军人项目300余项。继续加强与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积极承接姑苏实验室协同创新布局,持续导入院所高端资源。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全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500项。2021年7月,苏州新型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通过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解决贸易真实性审核难题,离岸贸易发展加快进入快车道。

  (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业基地,加强多元化市场开拓,引进优质项目和龙头企业,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建设用好“苏州新型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落实支持开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政策措施。2020年,苏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51.17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54.3%;苏州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规模型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3.9%,净利润同比增长92.1%。进一步深化沪苏产业协同,主动承接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溢出效应,吸引更多企业来苏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在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优势领域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加大世界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招引力度。推动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全球维修中心”建设,鼓励现有总部企业以苏州为基地建立全球性总部。

  (四)建立长三角都市圈要素资源联动机制,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建构苏州高新区全球高端资源配置新高地。深入实施外资总部专项鼓励政策,强化全周期激励和全方位惠企服务,培育更多区域物流总部、研发中心、分拨中心、财务中心、结算中心等外资特色总部机构。注重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创投招商,聚焦全球500强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常态化举办苏州市相关领导与跨国公司总部视频连线等系列投资促进活动,吸引更多高端项目落户。截至2021年9月,苏州市已拥有外资企业1.7万家,占江苏省总量的40%。力争到2025年,新增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以上,人才企业入选高新技术企业的比例提高到60%左右。新增科技载体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引进创新型企业3000家,通过院所新引进或孵化科技型企业350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

   三、“十四五”时期,苏州高新区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发展模式分析

  (一)深度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在建设重点领域创新策源地方面,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举全区力量培育若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在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领域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创新策源地。协调推动新兴产业强势崛起、未来产业加速成长、传统产业高端发展,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提升苏州高新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加快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加大要素投入,增强生产性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苏州市5G网络深度全覆盖,丰富应用场景。推动金融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长三角数字金融数据中心、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苏州金融小镇等建设。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扩大规模和业务领域。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持续完善人才等配套政策。

  (二)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升至4%,进入全国城市第一梯队。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启科技支撑现代化新征程。前瞻布局引领苏州未来创新发展的创新源,建设太湖科学城等创新增长极,强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提升生命科学、先进材料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基础创新能力。突出沪苏同城科技合作。抢抓机遇对接服务上海,大力强化沪苏同城科技合作,在创新方向上推进分工合作,在创新环境上推进区域一体,在创新平台建设上推进共建共享,在科技服务上推进协作联动,在创新要素上推进合理流动。全面布局提升数字科技。到2025年,苏州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更加强大、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更加高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牢固、高端创新人才资源更加富集、科技创新载体成效更加突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左右;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达2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00亿元、累计引进顶尖和重大创新团队50个、新型研发组织机构150家、“科贷通”贷款累计惠及企业1.5万家等5个指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5%左右。注重基础研究能力培育,设置“数字科技”技术布局方向,加快突破数字技术基础软硬件,加强数字科技场景应用,以数字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积极拓展未来产业链融合发展,探索从长三角都市圈项目协同走向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制度创新。创建江南科创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充分发挥苏州高新区在长江经济带、大运河经济带、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的区域优势,做强苏州高新区高端服务、文化旅游、总部经济等特色功能。依托长三角区域便捷交通和成熟商务配套设施,建立长三角要素资源联动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快培养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以编制《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苏州实施方案》为契机,构筑总部经济升级新高地,加大长三角科创策源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太湖科学城、南大苏州校区、环太湖科创圈等高教载体与科创平台建设。主动参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建设,发挥长三角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等作用,积极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四)加快推进苏州高新区(狮山)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动长三角都市圈优势产业在苏集聚发展。大力推进苏州高新区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生态环境、市场体系等合作项目建设。高水平打造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大力推进青苔中日工业设计村等一批示范项目。加快苏州高新区在跨境电商、数字贸易、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聚焦苏州高新区在“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和新兴产业布局研究,探索从长三角都市圈项目协同走向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制度创新,努力建成充分体现江南文化特质、姑苏人文情怀特点的长三角世界城市群核心枢纽城市。加速“沪苏同城化”步伐,加强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引领城市。激发苏州高新区民营企业、国企、外企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建立长三角都市圈要素资源联动机制,构建苏州高新区全球高端资源配置新高地。

    四、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生产力布局,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前瞻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加大科创策源能级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合作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加快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接轨上海新格局,加快建设长三角数字经济示范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科技金融等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壮大新经济新业态,加快5G、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第二,加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性产业布局。围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教、人才强区战略。瞄准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区块链等前沿领域,超前部署前瞻性技术研发项目,依靠科技进步创造新需求、培育新业态、塑造新模式、培育新经济,加快形成创新先发优势。围绕国家战略实施和长三角区域新兴产业需求,努力打造标志性重大科技平台载体。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开放创新合作战略。发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试验田”作用,深入推进项目经理、合同科研、混合所有、院企联合等市场化新机制,深化与海内外高校院所的合作,继续引进、创建国际国内高水平高校和科技创新、大科学中心等科教、研发机构。

  第三,坚持“制度+项目”双轮驱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示范区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示范意义和引领带动作用,坚持共建先行,优先实施跨域一体项目,到2023年,形成一批重要规划编制成果,落成一批凸显“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理念的样板项目,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绿色创新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宜居等方面的显示度明显提升。苏州高新区要抢抓这一历史性重大机遇,重点聚焦江苏产业创新类项目,依托示范区一体化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强化功能互补、空间复合、创新融合,围绕“五大经济”产业体系,实施创新平台共建、先进制造升级、数字经济融合、文旅新经济培育、新型服务赋能等重大行动。

  第四,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太湖科学城、南大苏州校区、环南大科创圈、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等创新增长极。夯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聚焦生物医药、数字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重大领域及技术布局方向,强化生命科学、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战略前沿领域基础研究。围绕创新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上市企业、科技中小企业实施培育计划,到2025年,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万家、新增科技上市企业100家、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万家,加快形成创新集群。创建南大苏州校区、太湖科学城、环南大科创圈等重大创新平台,着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外籍高端人才、企业家创新素质、人才创新发展环境等,深入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区。力争到2025年,苏州市级以上高层次领军人才累计达5000人、顶尖和重大创新团队50个、新增外国高端人才4000人,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开展创新创业品牌服务专项行动,积极营造国际一流创新环境。 (作者单位: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