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推荐 > > 正文

雄安未来零碳馆:建筑本身就可减少93%能耗

2023-03-04 10:40:34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陈曦 通讯员 刘晓艳 评论:0

  记者3月3日从天津大学获悉,作为雄安新区内“碳中和”示范建筑,雄安未来零碳馆2月底正式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夏季落成。该馆坐落于雄安未来城市创新中心内,建成后通过综合“超低能耗建筑”“建筑装配化”“智慧能源”“清洁能源利用”以及“绿植固碳与循环”等方面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碳中和”目标。

  据介绍,雄安未来零碳馆规划建筑面积313平方米,距离白洋淀水库约1公里,坐落于一条城市河道之间。项目由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沈阳建筑大学严寒地区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指导。项目负责人赵通是天津大学机械学院一名在读博士研究生,他创业的睿德天芯科技有限公司是未来零碳馆的承建方。

  如何实现建筑的“零碳”?“零碳馆的设计以‘被动式技术优先、主动式技术辅助’为设计原则。”赵通解释说,其中最重要的技术首先是可装配式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即通过在建筑设计中采用合适朝向、蓄热材料、遮阳装置、自然通风等策略使得建筑本身达到高效节能,“仅建筑本身就可以实现减少93%左右的能耗”,而且看不到传统的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所有的建筑结构都是预先生产出来,如同搭积木一般在现场组装起来。

  第二项技术就是中低温高效利用技术,赵通形象地称呼为“地下能源搬运”,即利用自然河道中的底层空间布置管道热交换器,通过“取热不取水”的方式将这些热量搬运到室内。与此同时,天津大学的“网联智控城市管道空间蓄热系统”技术,就像“热力大脑”一样,对于建筑室内能源需求侧和室外能源供给侧进行实时调配和监测,为人们提供智慧、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

  赵通及团队研发的“地下能源搬运”项目是从冒热气的窨井盖上获得灵感,通过对城市管道空间热能的利用实现能源的转化和再利用,该项技术已在德国及北京、盘锦等得到实际运用,节电率达76%。团队研发的网联智控城市管道空间蓄热系统,曾在2021年得到了“中国青年创业基金”支持,并被纳入《雄安新区新产品推荐目录》,享受政府采购优先支持。雄安未来零碳馆的建设也象征着这一技术的正式“落地”。

  据悉,雄安未来零碳馆预计今年夏季落成。建成后将成为兼具功能与体验、科技与人文、建筑与环境的全方位综合性示范项目,通过新技术与新理念的融合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更多绿色建筑示范。

  (图片由天津大学提供)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