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
连日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社会各界引起持续热议。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科技界和企业界人士,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使命担当,努力投身科技创新,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做出自己的贡献。
用开放式合作服务开放式创新
中国技术交易所总经理
郭书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对新时期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中国技术交易所从成立伊始,就定位于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技术交易、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多年来,围绕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技所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一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机制和体制,在全国率先推出专利拍卖、科技成果挂牌交易和成交信息公示服务业务,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拍卖、挂牌交易和成交信息公示确定为国有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方法奠定实践基础。二是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形成了一整套的服务产品。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环节,如政策咨询、方案设计、专利代理、专利导航、评价估值等。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共性困难和问题,中技所采取集成加创新的模式,通过创新服务产品和集成会员机构专业服务,形成了5大类23项服务产品,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提供菜单式加定制化的专业服务。三是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交易的新模式。中技所通过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科技部支持下建成并上线全国性的技术交易服务网络平台—技E网,实现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交易项目聚集、信息披露、在线路演、在线竞价等功能,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依托技E网在全国建成81个区域性技术交易网络平台、17个专业领域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和5个国际馆,服务科技创新资源资源的跨区域流动重组。
为进一步丰富中技所服务知识产权交易的内容,北京市依托中技所建设的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于2020年9月挂牌成立,这是中技所发展过程中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围绕着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十四五”期间,中技所将通过“三个创新”来进一步提升服务。一是在配合科技成果所有权制度改革的方面继续创新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的机制和体制。中技所将持续关注制约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全力以赴去做机制创新方面的突破,更好的为成果转化蹚出新的路子来。二是继续创新服务产品。根据新时期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新困难和新问题,不断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等的创新服务产品,丰富服务内容,更好的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三是继续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中技所正在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的大数据中心,将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入到技术交易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当中去,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效率和质量。希望通过中技所的努力,示范带动整个科技成果转化的行业和从业机构一起来提升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更好地服务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的创新发展,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作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排头兵
寻找和孵化改变世界的科技力量
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总工程师、
中科智汇工场总经理
柳海永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会上提到的坚持“四个面向”,更是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其中,“面向经济主战场”,对我们这些技术经理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科智汇工场作为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和海淀区政府共同打造的科技创新综合体,聚焦中科院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通过“早期概念验证、中期孵化加速、后期产业推广”三级孵化体系,以及“CAS 概念验证计划”、“线上大数据平台”、“垂直产业加速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系列科技服务,帮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还提出,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离不开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技术经理人是这支队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是技术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中科学院”、“技术经理合伙人计划”,正是我们在建设人才队伍做的尝试,前者通过系统、持续的培训,塑造一批批优秀的技术经理人,后者则通过联合社会上现有的“技术经理人”,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中科院项目的市场化、产业化。
下一步,中科智汇工场将通过多种举措,打造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模式,实现产学研用融通创新,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
坚持创新驱动
以数字建筑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刁志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自主创新、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对于广联达所深处的建筑领域尤其重要。2019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16%,可谓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但事实上,建筑业的发展主要还是靠要素和大规模投资拉动,建筑工业化、信息化的水平还很低。
2016年广联达在业内率先提出“数字建筑”理念,利用BIM和云、大、物、移、智等信息技术,结合精益建造理论方法,集成人员、流程、数据、技术和业务系统,实现建筑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构建项目、企业和产业的平台生态新体系,从而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成立20多年来,广联达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特别是坚持对本领域最核心的BIM技术、图形技术进行研发投入。近五年来,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28%以上。目前已获得786项软件著作权、95项授权专项,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并在图形平台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战略性技术成果。
在“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里,建筑产业将面临更大发展机遇与挑战。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等关键词,如何扮演好“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这一重要角色,如何通过数字建筑平台,助力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是广联达需要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为此我们将更加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坚持自主创新,坚持高质量发展,以国际化标准倾力打造民族品牌,为全面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创新助力卫星互联网“新基建”
九天微星联合创始人
黄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把创新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对所有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九天微星所在的商业航天领域,每一步都是需要创新的。如何在发展模式、技术、产品、应用服务上和传统航天做出不一样的新开拓,从而产生新应用和新模式,这是九天微星自成立之初一直在思考的。2017年起,在预研百公斤级卫星“瓢虫一号”的同时,九天微星先行启动通信系统及地面终端研发,与多个行业头部机构建立卫星互联网示范应用合作。2018年,九天微星两次发射共8颗卫星并全部成功运行,率先实现民营企业百公斤级卫星的自主研制及在轨验证,走通整星研制及在轨交付、天地一体化通信解决方案两大业务。2020年9月,九天微星卫星工厂在唐山动工。同时,加速完善地面终端研制生态,适时启动融合5G通信的车载、船载终端批产。目前,九天微星已与交通部中交信息中心、中集集团等达成合作,将在跨境物流、远洋运输、应急救援等领域引入相关应用技术。
当前,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和人才的积累上,商业航天与传统航天“国家队”相比,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九天微星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的条件就是不断的创新,如果连创新都没有,是无法在市场上生存的。在“十四五”期间,甚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九天微星将努力跟上国家战略需求,以创新助力卫星互联网“新基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示范引领
为建设美丽中国赋能
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CEO
纪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对科技创新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方面都有了考虑,把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后顾之忧都解决了。
中储国能公司是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公司,该公司技术团队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方面深耕15年,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发成果。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属于典型的前期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硬科技”,研发团队早期经历了较长时间潜心研发的过程,吃了多年的“冷灶”。近几年特别是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各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最近10年,团队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种科研经费的支持,多项技术成果已经实现了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可以说已经享受到了国家对于科技创新支持的红利。
当前,国家已经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的氛围。作为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创业者,在“十四五”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更要以身作则、全力以赴,尽可能把我们的研发成果实现落地应用,为社会创造价值。目前,中储国能以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切入,研发、制造、销售国际领先的大规模储能系统,系统效率可达70%。预计2021年年底,中储国能将在张家口建成首个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十四五”期间,希望通过第一个示范项目实现产品定型,并建立核心部件生产线,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在电力行业实现大规模应用推广,为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科技创新赋能教育
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复合人才
让更多人享受科创的乐趣
童心制物创始人兼CEO
王建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会还强调,要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瞄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全方位培养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全会对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和重视,让投身创新科技领域的素质教育工作者感到鼓舞和振奋,同时也倍感自身的使命重大。
在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素质化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童心制物将持续坚持核心科技的自主研发,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将科技创新更多地赋能于科创教育实践中去。通过建立涵盖机械、电子、软件、教学网站、国际赛事等全方位STEAM教育平台,提供更好的教学产品与内容,促进国际化的教研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孩子掌握先进技术,跨国交流合作的能力,并培养孩子们不惧未来挑战的问题解决思维。通过覆盖全学龄段的科创教育与公益惠普活动,童心制物将全面降低科创教育的门槛,扩大新型技术实践的边界,为新时代培养更多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推动我国教育向数字化和智能制造时代迈进。
面向“十四五”,将全会精神落在实处,童心制物也会进一步促进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打造没有围墙的校园,促进跨学科融合,汇聚海量的知识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优质、多样、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推进不同地区之间教育的平衡发展。坚持砥砺创新精神,强化开放共享,为中国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实现我国“科教兴国梦”。
建设科技强国
教育春风化雨
编程猫创始人兼CEO
李天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创新”的重要性上升到新高度,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要求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的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编程猫作为编程教育的头部企业,正通过在线教育模式,帮助更多孩子从小养成编程思维,为我国强国建设培养基础人才。
自2018年起,编程猫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现代教育装备的教育教学协同创新应用研究”,着重在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编程课程的开发和应用上发力,取得了重要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程猫系列举措,为公立学校及热爱编程教育的家庭难以开展编程教育的问题提供了可行性方案,推动了人工智能辅助下的课程新模式向更广阔的范围辐射,践行了“让每个中国孩子都有机会上一堂编程课”的教育理念。
自主化突破
实现仿真技术“高点起跳,赋能开道”
安世亚太高级副总裁
田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会精神对于安世亚太这样致力于自主工业软件研发的企业是巨大的鼓舞,为中国仿真软件的自主化突破指明了方向。
工业软件是我国智能制造之“魂”,在数字化时代已不可或缺,特别是工业仿真软件,已成为企业产品转型、研发创新和技术突破的最基本手段。但中国仿真自主研发之路一直崎岖不平,造成了我们在仿真技术上的短板,以及可能被“卡脖子”的局面。仿真技术的自主化突破,是我们不可放弃的阵地。
没有商业成功路线,就没有技术成功路线。安世亚太践行“高点起跳,赋能开道”的自主研发策略,致力于通过赋能企业仿真,发动全国的服务力量为企业普遍赋能;同时通过基础免费、云化普及的方式,基于社会服务力量打通服务瓶颈,降低中小企业仿真应用门槛。此外,利用一个目标坚定、志向远大的商业仿真软件开发的事业平台,聚合高端仿真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天时、地利、人和,发展中国自主仿真软件的条件已经成熟。时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我辈应抓住机遇,担负起中国自主仿真软件发展的使命!
推进传统行业数字化
促进新消费
北京洗衣管家科技有限公司CEO
周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的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并由此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一系列科技发展政策,指导全社会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
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从我们所处的行业来看,要加快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基于此,洗衣管家聚焦生活服务业中的洗护行业,搭建“互联网+”智慧平台,颠覆传统洗护模式。
洗衣管家上线5年来,不断进行产品研发,以云端IT互联的洗衣系统为基础组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拥有多项软件著作以及软硬件专利发明,并获得多项洗护行业IT奖项。在此基础上,我们提供成熟的线上运营服务,联通社区/物流/线上流量平台以及相关企业,共建生态系统,并参与制定了洗护行业到家服务的相关标准。
未来,洗衣管家将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不断创新,与更多智能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促进新消费,同时,引领消费新时尚。
无人则安 乐享制造
将智能特种机器人打造成为国家名片
北京博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消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写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博清科技作为一家将高校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的企业,一直以来都在坚持科技创新,并将无轨导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推广应用到油气化工、船舶制造、轨道交通、核电及能源等多个领域。
“十四五”期间,博清科技将继续推动大型结构件自动焊技术产业化升级,促进大型结构件建设高质量发展,努力将智能特种机器人打造成为国家名片,让智能特种机器人触达每个危险角落,真正实现“无人则安,乐享制造”。
(责任编辑:韩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