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一墩难求” 冬奥语境下看数字经济

2022-02-11 17:03:55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张伟 评论:0
  本报记者 张伟

  仿佛一夜之间,冰墩墩成为北京冬奥“顶流”。针对冬奥期间的“一墩难求”现象,2月10日,阿里研究院数字经济中心主任安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墩难求”已成为冬奥最大的消费文化景象。纪念品、潮流玩具、时尚用品、服饰都具有很强时效性与趋势性,如何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既需要“市场”,更要“技术”。

  “数字化生产,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能力,打造更多智慧工厂,精准把握需求变化,平滑产销曲线。因此,‘一墩难求’背后,有纪念品商机,更有整个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商机。”安琳说。

  安琳分析说,当前消费领域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趋势,显著区别于传统工业时代背景下的消费,这些变化源自于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一系列产业活动变革。在消费端表现为界面的多元化、场景化、个性化等特点,在生产端表现为界面的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跨界化等特点,推动消费创新并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分级升级需要。

  “冬奥赛事带火‘白色经济’。 3亿人上冰雪带来冰雪经济,是非常扎实的实体经济。”安琳还向记者透露,随着冬奥会的召开,最近天猫数据显示,滑雪服、滑雪板等冰雪相关产品销量大幅提升。这其中,新品牌诞生、产业带集聚、冰雪消费供需对接、全国范围内产业布局很大程度仰仗柔性生产、数字化产业带等成为新的亮点。

  天猫统计数据显示,我国 2018 年至 2021 年建成的较大投资规模重资产类冰雪建设项目为 157 个,重资产项目规模接近1万亿元。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力争超过5万亿元。但冰雪场地怎么分布,基础设施建设怎么开展,如何提升新经济、新消费的智慧化程度、产业化水平,将需要进一步打通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

  “3亿人上冰雪的‘白色经济’,深入来讲,目前国内冰雪用品产业带总体还处在一个发育起步阶段,无论是创新能力、品牌能力还是产业整合度,都面临较长的路要走。但这恰恰反映出数字经济存在巨大的发力空间。”安琳指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将加速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是齐头并进、互相促进的双螺旋结构。一方面,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的放大器、连通器、加速器。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发展得好不好,更加需要在实体经济中检验。

  此外,安琳还介绍,本届冬奥会是首届碳中和奥运会,实现100%可再生能源满足场馆常规电力需求,是含绿量最高的冬奥会。而位于奥运主办地张家口的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为本届冬奥会提供了云计算支持。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是国内首个PUE降低到1.2以下的数据中心。

  “也可以这么说,零碳冬奥,本身就是观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一个切面和范本。首先,云计算本身就是一种低碳技术,其次,张北的风冷、液冷技术降低了云计算的PUE,再次,大量采购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进一步降低了碳排放。”安琳说。

  在安琳看来,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如果无法通过数字创新帮助中小企业提效减碳,我们很难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企业和各类机构必须从过去粗放的运行模式转向数字化、精细化的低碳运营,云计算技术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Gartner最新分析显示,到 2025 年,超过 85% 的组织将采用云优先原则,超过95%的新数字工作负载将部署在云原生平台上。从整个经济社会的碳减排目标看,云计算承载着电气化、数字化的功能,是重要的减碳工具。云计算实时、灵活的能力又可以通过开放的商业协同安排,赋能给商业伙伴,成为数字经济的一个减碳增效的引擎。

  “数字化可以减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数字协同彻底改变了组织沟通和协作的方式,大大提升了组织的敏捷性和效率。”安琳举例说,不晚于2030年,阿里巴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阿里巴巴协同上下游价值链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50%;在自身运营和供应链之外,阿里承诺用平台的方式,通过助力消费者和企业,激发更大的社会参与,到2035年15年间,带动生态累计减碳15亿吨。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