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黄奇帆:看优势 找问题 划重点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2022-04-27 13:26:44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张伟 评论:0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关键性举措。”4月26日,在由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学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举办的第四届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国际研讨会上,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原市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详细分析了关于我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个突出优势,要持续深化改革解决的4个具体问题,以及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的3个关键要点。

  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是中国的突出优势

  “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是中国的突出优势。”黄奇帆开门见山地说。从规模而言,中国有14.1亿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接近20%。德、法、英、日、美这几个世界高收入国家的总人口数也就在12.15亿人左右。这个意义上看,如果某一类产品,中国无法自给,要靠进口,就可以立刻产生全球人口20%的市场需求。如果某一类产品,中国自己自给自足,就相当于覆盖了全球人口20%的市场份额,再加上一部分产品出口海外,假设出口份额占全球10%,就等于中国供给了全球30%的人口。“中国一个国家对于全球供需格局的影响,比几个高收入国家的总人口规模还大。”

  “所谓单一市场是指法律体系统一、税务体系统一、商业规则统一、语言文化统一的市场,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单一市场。”黄奇帆认为。

  “正是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单一市场,加上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造就了中国工业独一无二的强大竞争力,会对全球供需格局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带来原材料价格全球分工、产业配套等一系列的剧烈变化。”黄奇帆指出,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大致有几种,有因为技术领先形成的技术优势,有劳动力供给充足、成本低廉形成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也有某种资源禀赋优质而具备的资源优势,以及油、电、煤、气、运等各类要素成本上的比较优势等。

  “中国工业制造业最大的竞争力就在于规模优势。传统观念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劳动力成本,这有一定道理,但是实际上劳动力成本往往在制造业总成本中,占比在10%左右。劳动力成本高一点、低一点,只能影响总成本几个百分点,而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就能够大幅摊薄制造业的各项成本。”黄奇帆详细说道,这种成本包括研发成本、固定投资成本、物流成本、市场开发成本和原材料采购成本。形成规模效应,劳动力成本就会被摊薄。“一旦达到了充分的规模,就可以把价格压低30%-40%左右。”

  “一类产品只要中国能够生产,马上就能够大幅度压低同类产品售价,这是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的威力所在。”黄奇帆说。

  要持续深化改革解决4个具体问题

  “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仍然在持续发育形成的过程中,还存在4个具体问题,需要持续深化改革来解决。”黄奇帆解释说,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不是天生就有的,也经历了一个发育发展的过程。

  “这个大市场至少还有4个方面的短板,或者说是缺陷。”他指出,地区间竞争产生的负面效应、城乡二元更加导致的市场分割、部分领域行政配置资源的色彩仍然浓厚,以及资本在部分领域无序扩张,甚至形成市场垄断是症结所在。

  他举例说,城乡二元更加导致的市场分割表现在要素市场各个方面。劳动力在城乡的流动,区域间的流动仍然受制于户籍制度的束缚,农村建设用地像城市建设土地那样同地、同权、同价的机制还在探索。在商品服务方面,受制于监管能力的差异,一些地方农村流通的商品比之城市同类商品,看上去很像,但质量标准却差得很远,部分甚至就是假冒品牌、伪劣商品。在交通物流市场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城乡市场差距比较显著,制约着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反过来又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

  此外,中国的市场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型而来,尽管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但有些领域的计划和行政色彩仍很浓厚,制约着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发挥;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一些领域的市场准入,不同地方的政策各不相同。

  从资本在部分领域无序扩张,甚至形成市场垄断上来看,互联网行业赢家通吃、野蛮生长,出现了限制竞争、价格歧视、泄露个人隐私、损坏消费者权益、风险隐患积累等一系列问题,存在监管滞后,甚至空白的问题。

  “所有上述现象,反映了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单一市场仍需进一步规范、进一步改革。”黄奇帆说。

  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划3个重点

  4月1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总体要求、市场基础规则、市场设施、要素和资源市场、商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和市场秩序、组织实施保障等方面,一共提出了30条意见。

  “我理解其核心意图就是要进一步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性堵点,推动形成全国大致一致的市场环境,推动这个超大规模单一市场由大到强的转变。”黄奇帆认为,领会《意见》精神,要把握其中的3个要点。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其中之一。“如果说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在要素层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一大市场则是从市场主体所处的营商环境层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黄奇帆说。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改革中逐步形成的。尽管经过多年改革,市场经济四梁八柱已经竖起来了,但离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仍有不小的差距。”黄奇帆说,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为政府才能催生有效市场” ,因而中国这样超大市场转型中的经济体,必须发挥政府在提供基础性制度、基础性市场设施、要素资源市场化方面的积极能动作用,与市场体制形成有效供给,促进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单一市场的威力、活力,完全释放出来”。

  “促进区域良性竞争,协调发展是其中重大举措。”黄奇帆认为,《意见》的一个意图,是要对区域竞争负面效应进行系统的矫正,而实施这种矫正,从目前看已经具备了技术条件,也是顺势而为。

  从技术上看,近几年各地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要做的是统一标准、统一规则、统一接口,让市场主体在哪里都能享受到一样的制度供给。从趋势看,随着中国市场的发育,地区之间竞争日益从过去围绕低端产业的同质竞争,向依据各自比较优势进行深度分工的差异化竞争转变。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全面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背景下,各地的比较优势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

  “畅通内外双循环,是强制中国引力场的内在要求。”黄奇帆划出第3个重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方面源于加快形成供需互相促进,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是更好的参与国际大循环的需要,是以国内大循环的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来牵引国际大循环,进而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增长的需要。

  他判断认为,当前,RCEP已经生效实施,未来超90%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大幅度放开,非关税壁垒大幅度减少,中国还提出了申请加入CPTPP,也就是说随着中国参与的FTA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中国与国际大循环交易成本将趋于下降。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国内的市场还是分割、低效,要素资源在地区、行业之间自由流动的成本还比较高的话,就失去了开放的意义。

  “换言之,做好国内市场的功课,是我们更好参与国际大循环,国际竞争,形成吸引集聚全球要素资源引力场的根本所在。”黄奇帆说。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