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强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群

2023-03-15 08:42:46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叶伟 评论: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关键核心技术怎么攻关,以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表示,要建立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打造以使命和任务驱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群。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说,作为基础研究“国家队”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科研体系中的“定海神针”,体现我国科技战略水平,是打好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尖兵连。

  王理宗表示,要加强实验室系统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加强各实验室的规划统筹与协同发展,以实现围绕重点、体现特色、协同创新的开放格局。同时,要建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一体化的开放系统,实施“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战略,推动实验室实现可持续运转,激发科创活力。

  凸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载体,也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之一。”徐坤说,要进一步凸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吸引和带动相关机构配合跟进,打造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延展企业创新链、技术链和产品链。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企业家代表广泛认同。“当前,囿于区域内供需信息不对称、机制壁垒,企业、科研院所跨区域合作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未能形成上中下游互动协同的发展格局。”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表示:“应由行业龙头企业、各地头部企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头建立半导体、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联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打造协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体系。同时企业自身也应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院长宋晓明说:“二院奋勇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研发的多部雷达和多型声表器件、微波前端、磁性元件护航‘天舟’‘嫦娥’‘天和’‘问天’奔向太空。未来,二院将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推出更多新质雷达产品,以创新为‘燃料’加速推进雷达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仰望星空的探索。”

  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徐坤表示,要强调国家重大任务牵引,做好配套政策支撑,更好保障工程科研人员成长发展;建立国家领军科技人才梯队数据库,加强人才跟踪管理。此外,要深化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好联合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工作,逐步让企业成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主体。

  “当前,我国正处在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时期,急需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高端创新人才,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新生动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科技委常委路红波说,要进一步发挥企业培养主体作用,健全校企协同机制,推动构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共同体”,联合进行工程硕博士企业实践课程开发,将工程实践案例纳入现有工程硕博士课程体系,以前沿难题为基点明确科研联合攻关项目,能有效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让学生在“真刀真枪”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马新强也表示,国家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引导高端人才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连接在一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博士,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从国家层面设立“工程师日”,推进时代楷模等国家级荣誉向杰出的一线工程师倾斜,提升工程师地位、荣誉感。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