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原创 > > 正文

郑州高新区: 风好正是扬帆时 不待扬鞭自奋蹄

2022-03-15 16:18:42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李洋 特约通讯员 刘地 评论:0
  本报记者 李洋 特约通讯员 刘地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片区核心区 谷桂林/摄

  31年前的1991年3月6日启动国家高新区建设以来,郑州高新区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重干,克难攻坚,勇于创新,扎根奉献,将高新区从一个最初只有3平方千米的起步区,发展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服务完善、产业集聚、科技领先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2021年,郑州高新区30年建设新起点,恰逢“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建设新征程启动关键节点,郑州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与干部职工同全区的企业、群众,一同知重负重、顶压前行、携手并进、难中求成,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7·20暴雨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件接着一件干,一事续着一事成,以面对困难不低头的姿态,遇到挫折不服输的气概,交上了一份努力奋进的年度高新答卷:

  郑州高新区生产总值完成548亿元,同比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规模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2%,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增长24.1%,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同比增长30.3%;社消零总额同比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6亿元,同比增长3.6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7.8%,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7.1%;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9.43%;在“2021中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百强榜单”中名列第8位……

  聚焦创新驱动

  集聚内涵发展新动能

  高位开局谋新篇,奋楫扬帆启新程。2022年2月,郑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议兑现2021年度第一批各项政策奖补资金,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并对《郑州高新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2版)》进行政策解读。

  据了解,郑州高新区在原有政策体系基础上,将对有效期内13个子政策共计165项实质性条款进行梳理,优选、整合成84项“一揽子”政策,使政策类型更加清晰明了,便于宣传和企业掌握、申报。这也标志着高新区政策体系从系统建设期转向战略提升期。该文件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信息,那就是,战略提升期的郑州高新区,处处着眼于“高质量”。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引领高新产业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郑州高新区围绕建设创新高地,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聚焦“五链”深度耦合、“六新”加速突破,构建覆盖从创新主体到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科技服务全生命周期、全要素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流创新平台,积极参与嵩山、黄河等省级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园区内高校优势,在超短超强激光、网络安全、北斗应用等领域建设省级实验室预备队,争创超硬材料、智能传感器、北斗领域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高水平研发平台和重大创新基础设施落地布局。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各类技术研发、技术并购、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组建创新联合体。深入推进创新龙头树标引领、高企倍增、科技中小型企业“春笋”计划。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创新实施揭榜挂帅、技术悬赏、赛马等模式,建立颠覆性技术清单库,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攻坚和就地产业化。加快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

  一年来,郑州高新区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创新主体快速增长。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93家,同比增长32.9%,占郑州市的 36.3%、河南省的 17.8%;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477家,同比增长17.8%,占郑州市的 38.4%、河南省的 16.4%;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1家,占郑州市的40%。无论是数量还是增速,继续在全省全市实现高位领跑。新增市场主体1.42万户,平均每天有将近40家企业注册成立,占到了园区存续市场主体20%,一年增加量占到园区的20%。加强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及卡脖子技术攻关。推荐27个项目参加全国颠覆性技术大赛,部分实现了产业化;高性能ITO靶材制备、16层螺旋CT技术等打破了世界垄断。全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04.7亿元,占郑州市的44.72%,河南省的19.8%。

  为激发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的创新活力,进一步加快郑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郑州高新区对2021年第一批3008家优秀企业(个人、机构、项目),共计兑现各项政策奖补资金约2.8亿元,用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助力企业满工满产,坚定发展壮大的信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这次会议还对获评高新区2021年度“金牌店小二”的18位代表进行现场表彰。

  以孵化平台助推企业发展

  做优创新创业生态

  舞台上,创业者自信满满,围绕项目侃侃而谈;舞台下,评委们聚精会神、提问“犀利”,考验着参赛者的综合素质……去年10月,在郑州高新区举办的2021“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年度总决赛现场,10个优秀项目逐鹿中原,在赛场上尽情展示梦想。

  从2015年到2021年,“郑创汇”大赛已连续走过7个年头。7年间,吸引了上万个项目参赛,孵化了UU跑腿、泛锐熠辉等多个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带动200多万人就业、服务4000多万商户,形成了涵盖创业辅导、资本对接等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已成为全国一个重要创新创业赛事品牌。

  作为“东道主”,郑州高新区已经是第六次、连续四届与“郑创汇”年度总决赛邂逅。这一国际双创赛事频频落户,郑州高新区究竟有何吸引力?

  据了解,近年来,郑州高新区以打造双创平台、建设双创载体、培育双创主体、强化双创政策等为抓手,着力培育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拥有国家级孵化载体26家,国家和省部级众创空间32家,星创天地9家,总孵化培育面积超过了600万平方米,在建和谋划小微产业园11个,共同构建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创新孵化培育模式。与北大深圳研究院共同推出“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资本力量“1+6”会客厅已经形成固定节拍的常态化投资路演平台。设立了八戒知识产权服务运营交易(中部)大数据平台、八戒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全国总部)等一批科技资源要素转化运用平台。在政策先行先试方面大胆探索,构建了“1+6+N金梧桐”政策体系,推出12项创新型政策。从载体、平台、政策、金融各方面营造了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2021年,郑州高新区创新载体持续提质增效。新引进中科院声学所、机科国创、西安交大研发郑州中心等3家新型研发机构,成功获批第四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谋划建设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研发一体化公共平台、国家网络安全重大基础设施群等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新认定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18家;在孵企业达到3400家、种子独角兽企业3家、瞪羚企业42家、潜在瞪羚企业134家。积极申建科技部火炬中心创新街区,成功获批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在2021年12月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公布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0年度评价中,郑州高新区河南专利孵化转移中心有限公司、郑州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郑州市中云微迅孵化器服务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被评为优秀(A类),获优数量占河南省优秀总数的41.13%,占郑州市优秀总数的63.64%。

  吹响新兴产业嘹亮号角

  集聚态势持续提升

  过去一年,郑州高新区吹响了新兴产业发展的嘹亮号角,激发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院校机构+赛事展会+产业要素”的发展模式持续强化。作为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届年会的东道主,开幕式上,郑州高新区迎来高光时刻: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红军代表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斗航天卫星应用科技集团等12家科研院所、企业进行了项目签约;

  借助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东风,郑州高新区再度迎来“高光时刻”:张红军代表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先后与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昊博集团、郑州大学、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滴滴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特勒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额达75.78亿元。与此同时,现场发布了郑州高新区产业大脑(传感器产业)平台。

  在河南发展高层论坛暨2021中国(郑州)智慧产业发展峰会签约环节中,天健湖智联网产业园与8家行业知名企业签约共建“智慧E+产业生态”;位于郑州高新区的紫光计算机全球研发实验室项目和中软国际“中原数字总部”完成正式启动,中软国际“智慧产业—鸿蒙生态及产教融合项目”完成落地签约……

  此外,第五届“强网杯”活动举行……

  数据显示,2021年,郑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94.1%和4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比重达到90%。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质量趋势向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7.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2.7%,占比较上一年同期提高9.4个百分点,高于郑州市9.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4.1%……

  招商引资

  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2021年5月,郑州市擂响项目建设战鼓,举行2021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郑州高新区分会场,高新区共有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涵盖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全部为“两新一重”和产业转型类项目。总投资9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共有3个,分别为总投资50亿元的哈工大机器人(郑州)智能装备科技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基地重大基础设施群暨三六零中原总部项目以及总投资10亿元的智慧产业园二期项目。

  国庆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河南省第二期“三个一批”活动举行,主会场设在郑州高新区。抢抓机遇和优势,郑州高新区在活动中签约2个项目、开工5个项目、投产2个项目,再次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

  项目落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也是区域竞争的“胜负手”。过去一年,郑州高新区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果。2021年全年新签约落地项目17个,总投资334.5亿元,其中,主导产业项目当15个,投资239.5亿元。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5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1.94亿元,当年“签约一批”项目5个,“开工一批”项目7个,“投产一批”项目4个。

  在第四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郑州专场开幕式上,郑州高新区签约国泰新点中原总部(大数据中心)项目和深圳市北斗产业互联网研究院郑州分院项目,其中,国泰新点中原总部(大数据中心)项目,由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与郑州高新区共同建设,计划将郑州高新区基地发展为国泰新点核心资源中心及大数据业务研发、销售及交付中心。人员规模3年内有望达到1000人,以郑州为核心,大数据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其他业务范围辐射周边陕西、湖北、山西、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份,搭建资源整合、联动发展、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生态发展平台,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

  深圳市北斗产业互联网研究院,是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中城新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斗未来创新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链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成立的民办非企业法人产业服务机构。该研究院拟在郑州高新区建设郑州分院,主要建设郑州国家高新区北斗产业互联网平台,包括智能硬件交易中心、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供应链运营服务中心、企业市场服务中心、北斗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5亿元。

  这些重大项目将广泛吸引高层次人才在高新区扎根、成长,为郑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


天健湖生态长廊 李新华/摄

  引进“最强大脑”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作为郑州市“一廊两翼四区多点”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郑州高新区从政策优化、体制创新、平台搭建、环境营造等方面入手,打造多维度人才政策体系,一体推进产业谋划、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化服务等工作。

  2021年10月,由河南省委、省政府,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第二届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作为招才引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郑州高新区把握这一难得的机遇,提前谋划、精心组织,迅速开展人才项目需求信息征集、高层次人才邀约、企业参会参展等工作,借力此次大会平台,把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招揽人才的诚意和政策,广泛传达给海内外朋友,带动更多优秀人才来高新区创新创业。

  其中,在高端人才(项目)对接洽谈会上,郑州高新区25家企业携140余个优质岗位组成的“高新矩阵”,吸引了众多人才现场求职。此次招聘会现场提供岗位140余个,人才需求600余人,涉及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等多个行业;两天期间共接收各类人才简历1700余份,初步达成意向530余人次,起到了良好的招才效果。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郑州市“百企百站引博行动”也于去年6月启动,首站走进郑州高新区,通过政策宣传、需求征集,组织郑州市博士后设站单位、市属企事业单位采取入校招聘、高端座谈、精准对接等形式,集聚优秀博士后、博士人才来郑研发创新。

  引进金融“活水”

  灌溉实体经济

  2021年9月6日9时25分,随着“云上市”仪式上钟声响起,作为速冻米面食品领域餐饮供应链龙头和“餐饮供应链”第一股,千味央厨股票正式登陆深交所主板,证券简称为“千味央厨”,证券代码为“001215”。至此,郑州高新区迎来累计第18家上市公司,千味央厨也成为郑州市第31家、河南省第92家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郑州高新区先后有天迈科技、捷安高科、百川畅银、千味央厨成功上市,郑州高新区累计培育18家上市公司、78家新三板企业、764家四板企业、1家准独角兽企业、6家种子独角兽企业、28家瞪羚企业、74家潜在瞪羚企业、1123家高新技术企业、210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700余家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入指认证企业。

  郑州高新区上市公司数量“井喷”,这一现象绝非某种偶然,而是得益于园区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产业政策吸引了众多企业在此落户、孕育和发展。

  30年的发展经验告诉郑州高新区,科技创新离不开直接融资的支持,从最初的人才引进到研发再到最后的生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传统金融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必须依靠创投机构和资本市场为企业注入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为此,在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决策下,高新区在金融需求端、金融供给端、政策供给端持续发力,着力搭建支撑科技创新的高质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为完善“金融链”,郑州高新区从供需两端发力,总量与结构入手,着力搭建支撑科技创新的股、资、债、担结合的金融生态体系。

  郑州高新区高新金融广场2021年新增基金管理公司21家,新增资金规模253亿元。

  特别是近年来,郑州高新区将资本力量“1+6”打造为全国资本市场路演高端品牌,资本力量活动2021年实现14家企业股权融资落地3.92亿元。通过组织基金招商、创投峰会、融资路演、上市企业培育及后备企业辅导等,支持企业直接融资36.46亿元。助推2家企业上市,累计助推上市企业18家。

  此外,郑州高新区利用科技创新资源、孵化培育体系、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设立了深圳证券交易所河南基地,欲打造深交所服务河南的高新示范样本。

  在金融需求端,郑州高新区围绕“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服务平台”,精准服务金融需求侧。目前,该指数平台认证科技企业突破4600家,其中,区外、省内企业接近2000家,助力企业股权、债权融资20.65亿元,平台内“科创贷”“补贴贷”“善新贷”等金融产品陆续线上化并实现业务落地,政策奖补资金申报实现全流程线上化。

  在政策性金融供给端,郑州高新区设立了7支国有基金、1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1.5亿元应急转贷资金、3亿规模的科技融资担保公司、1亿元天健商业保理公司以及挂牌服务协会等,支持企业发展。

  倾心助企解决难题

  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投资项目的快速审定开工,是郑州高新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坚持把为企业减轻负担作为检验优化营商环境成效的“硬指标”,不断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聚焦“一流政务环境、一流法治环境、一流产业环境”,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2021年7月“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郑州高新区成立了以张红军为组长的“万人助万企”工作领导小组,设梧桐、双桥、石佛、枫杨4个工作组,具体负责辖区内“万人助万企”活动。主要做好用好“亲情在线”系统;建立企业、问题、干部3类数据库;围绕签约、开工、竣工3种类型,设置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3个项目库;制定惠企政策清单、工作任务清单、要素保障清单;设立领导包联机制、专班服务机制、督促督办机制和考评奖惩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截至目前,高新区“万人助万企”工作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机制顺畅,累计走访企业457家,召开座谈会216个,解决问题290个,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创造活力。

  以往,各地方助企惠企政策林林总总,大多包含不小的配套奖补,企业对此非常看重。过往,企业需要主动申请,要提交各种申请材料,还要东跑西跑。如今,在郑州高新区,企业经办人通过数据跑路替代以往的企业跑腿,无需提交材料,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助企惠企资金。

  2022年2月,郑州高新区新出台的《郑州高新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出了共84条助企惠企的“硬核”举措,其中“免申即享”类政策适用的有26项,占比34.7%。

  这是“免申即享”在河南省的首推,包含了助企惠企“硬核”举措的1/3多。

  “免申即享”,使助企惠企政策从“你来找”向“我去送”转变,调整了政务服务关系,赋予了政务服务新的定位、内涵和责任,让信用成为企业参与政策兑现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安心发展,而不是琢磨政策。

  除了在软服务上下功夫,郑州高新区还在硬件上做文章。在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与银兰路交叉口西北角,一处全透明玻璃建筑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显眼,这正是郑州高新区新政务服务大厅。

  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工作要求,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紧紧围绕“一网通办,一次办成”的工作目标,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精心打造了行政审批服务“一站式”办理、面向社会“开放式”服务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大厅。新政务服务大厅共设立86个对外服务窗口,共有近300余个窗口及后台工作人员,办理17个部门的1263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包括:不动产、公积金、公安户籍、社保就业、人才交流、商事登记、涉税业务等,真正实现更方便、快捷、高效的办事服务。

  “新政务服务大厅的启用,让各个部门在物理空间上更加集成,多部门多窗口齐办公的协同服务模式让工作更便捷、服务更高效。”据郑州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政务服务大厅,将原本分散的政务服务大厅、出入境接待大厅、不动产交易登记大厅、住房公积金大厅等搬迁至一处,老百姓可以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极大程度上方便群众办理业务。

  在新政务服务大厅的助力下,2021年,郑州高新区营商环境建设迎来大提速,“一网通办”事项占比达到95%以上,网上可办事项占比达4到90%以上。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实施包联重点企业364家、全部“四上”企业1066家,全年落实国家、省、市、区级政策资金及奖励10.28亿元。

  此外,在土地供应方面,郑州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行“工业定制地”,推行带设计方案出让,探索实施“拿地即开工”。在全市率先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工作,完成核心板块等区域10282亩土地的矿产压覆、地质灾害、环境评估、水土保持、雷击风险等评估工作,为区域项目审批节省前期材料准备时间20天以上。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3个市定“3+4”一“事件”上线运行、3个区级自选一“事件”上线测试,6项区级自选一“事件”正在推进。出台了智慧城市实验场项目管理、补贴、奖励、评价等办法,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发布32个应用场景,产业大脑(一期)已正式发布。

  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景观升级绿意盎然

  过去一年,郑州高新区村庄改造推进有力。新开工安置房面积 81.05万平方米;新增竣工安置房面积 269.22万平方米。新增回迁面积105.9万平方米,新增回迁安置群众17508人。

  城市环境持续改善。6条区管“断头路”彻底打通,新增绿地112.2万平方米,新建公园游园18个,完成道路绿化31条;怡景花园等3个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问题,全年新投入中小学7所,新增加优质学位9600个,两项指标在郑州市遥遥领先。午餐供应及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服务基层行”通过市级验收;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8个。

  有效应对散发新冠肺炎疫情,围绕社会面管控、全面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重点人员管控等重点工作,压实防范的责任,实现了“三零”目标。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工作始终保持平稳有序,防控体系不断完善。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综合指数、6项污染物指数均持续下降,并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2022年,郑州高新区计划新建绿地项目27个,面积约164.6万平方米,包含贾鲁河生态修复工程(高新区段)三期,综合性公园4个、游园2个、新建道路绿化20条;计划改造提升绿地项目6个,面积约9.5万平方米,包括道路绿化4条、公园游园2个……《郑州高新区2022年园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中,对未来一年的园区规划有了新的蓝图。

  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品质管养。当前,郑州高新区正紧紧围绕“增绿量、提品质、添色彩、精管理”的年度工作任务,以巩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带动,大幅增加高新区绿量,进一步优化公园绿地布局;以提升改造项目为重点,融合“月季花城”建设元素,丰富完善城市绿地品质和文化内涵;以花卉常态化布置为亮点,逐步形成高新区花卉景观特色;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全面提升高新区绿地管养水平和服务功能,着力营造“路在林中、林在城中、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的生态园林景观态势。

  铆足虎劲开新局

  力争生产总值增速10.5%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郑州高新区推进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的关键之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郑州高新区怎样推进高质量发展,如何全面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近日,郑州高新区印发《2022年郑州高新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提出从6大方面24条举措入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以科技创新推进郑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要点》中提到,锚定2025年基本建成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郑州高新区将按照“聚焦1个高地、实现5个提升、打造6个一流,实施4项保障”的1564总体思路,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在河南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郑州高新区在2022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进一步提出了未来一年的预期发展目标:力争生产总值增速10.5%;工业增加值增速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左右;社消零增速2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9%左右;技术合同成交额105亿元;新增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3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70家;新增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

  目标既定,战鼓催春,时不我待。为加快推动企业节后早开工、早复工,春节假期刚过,郑州高新区就着手对企业开工情况进行全面摸排,进一步梳理未复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发挥“万人助万企”活动效能,加强服务保障,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共同深入企业积极对接,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困难问题。支持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快则快,帮助企业尽快开工复产达效,咬定目标,全力以赴。

  张红军表示,郑州高新区将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以“整体工作争先进成高原,重点工作创一流起高峰”为总体要求,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坚定“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先行先试”使命任务,全力加快推进“两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四高地(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建设提质增效。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郑州高新区上下将立必胜之志、担非常之责,以时不我待的干劲、静水流深的稳劲、久久为功的韧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勠力同心、接续奋斗,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实现既定目标,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图片来源:郑州高新区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