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洋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推进大会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阎晓峰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材生产和消费国,建材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大的工业部门之一,也是支撑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如期实现的关键领域。
“近年来,建材行业面临多重复杂局面,市场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生产成本明显上涨、节能降碳改造投入大且任务紧迫,在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压力。”阎晓峰说,碳达峰要求建材行业必须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
碳减排的“主阵地”
“原材料工业是最上游产业,是产业链物质、能量输入口,受工艺和规模影响,是高载能、高碳排行业,也是碳达峰的主战场,建材行业也是碳减排的主阵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说,《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发布,从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建材行业进入了以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阶段。
据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十五五”两个阶段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持续推广,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十五五”期间,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确保2030年前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
碳达峰还要碳中和
陈克龙表示,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是建材行业碳达峰的关键途径。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对标找差距、技改上水平”,明确标准路径,推动实施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改行动,并委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开展了水泥、玻璃行业节能降碳“解剖麻雀”课题研究,而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指南。
“智能制造是建材行业碳达峰的有效手段。今年,我们遴选并发布了60个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名单,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研究制定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技术和产品目录。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技术和产品目录的发布,遴选典型案例,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融合作,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助力建材行业转型升级。”陈克龙表示。
“建材行业不仅要减排、要达峰,还要转型、要发展,要中和。”阎晓峰说。
“随着发展方式转变,需求结构升级,面向建筑业的水泥等传统建材产品,需求量进入平台调整期,将呈现稳中缓降的态势;面向节能环保、电子电器等新兴产业的矿物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品的需求量将保持快速增长。”陈克龙表示,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要处理好不同行业间关系,不能“一刀切”,坚决遏制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违规新增产能,防范建筑卫生陶瓷、墙体材料等产能无序扩张,同时,鼓励发展高性能纤维、石墨烯、气凝胶等新材料产业等。
“揭榜挂帅”竞攻关
据介绍,发达国家在建材生产工艺装备的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特别是在原始创新、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始终没有停止,在氢能利用、新型胶凝材料、碳捕集及综合利用等低碳技术领域已超前研究、布局,并处于遥遥领先地位,仅在燃料替代比例上就明显大幅领先。
“因此,要迎难而上,以深入贯彻落实《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为契机,围绕绿色氢能、原燃料替代、煅烧新技术新工艺、新型胶凝材料、碳捕集与利用等建材行业碳减排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强化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提前布局开展碳中和储备技术研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行经验,在技术、装备、标准等方面加强对外合作,加快碳达峰进程,为实现我国建材行业碳中和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争取更多时间。”阎晓峰说。
阎晓峰认为,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使得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既不能丧失机遇、无所作为、寄托于自然达峰,更不能盲目扩张、高位达峰,而是要提前作为、主动作为,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在减排中促进碳达峰,在减排中实现新的更高水平的发展,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兴领域留出空间和余地。
据悉,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建立科技创新研发攻关新机制,创新性地采用“赛马”竞争机制,先后于2021年9月9日、2022年8月4日分两批发布了25个方向、55个项目的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众多项目都有2个以上团队揭榜,有望在3~5年内产生一批具有颠覆性、迭代性、紧迫性的技术。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典型的资源能源承载型行业,建材行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任重而道远,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阎晓峰说。
阎晓峰表示,通过推进实施建材行业的碳减排、碳达峰,不仅能够加快出清落后产能,促进建材行业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能源结构,还能够充分发挥建材产业消纳固废特性以及作为新能源发展基础材料产业的潜力,促进建材行业进一步融入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