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区 > 园区热点 > > 正文

荆门高新区:强化创新驱动赋能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2023-03-14 10:55:58
来源:荆门高新区 作者:李娟 评论:0
  辛勤耕耘结硕果,创新创业谱新篇。

  2022年,荆门高新区聚焦打造“3551”产业体系,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评价位于湖北省第4,紧随“一主两副”之后;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技术合同交易金额16.43亿元,较上年度实现翻番。在2021年度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荆门高新区“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得分位居荆门市第1,全省高新区评价第2。荆门高新区用全市约4%的国土面积、15%的人口,贡献了全市55%的税收、67%的进出口、72%的重大工业经济增长点。

  创新主体“大排量”推动,助力集群“走得更快”

  2022年,荆门高新区成功认定高企61家;科小登记入库达到175家;6家企业入库“新物种”企业,全区“新物种”企业达到12家。长城汽车于2022年4月批量生产,全年产值突破百亿;格林美荆门产值达到260亿元,较去年增长40%。亿纬锂能6个区同时开建,全年产值达到174亿元,较去年翻番,达到111.5GWH产能,带动了新宙邦、百杰瑞、吉和昌等一批链上原有企业扩量增效和科达利、恩捷、大族激光等一批链上上市公司慕名而来,近30家锂电行业头部企业在高新区聚集,已形成从“基础原材料制备—关键部件生产—电芯制造及模组封装—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具备年产值300亿元的锂电集群规模和1400亿元的锂电行业产能,2022年成功获批湖北省动力储能电池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国家火炬动力储能电池特色产业基地。

  创新平台“双涡轮”提质,助力企业“跑得更轻”

  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实验室成功获批湖北省重点实验室。9家企业成功备案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亿纬动力绩效获评优秀;美辰环保、固润科技2家企业成功备案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累计为省内外50余家企业提供专业化检验检测相关服务;一润咨询公司获批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基层站点;荆楚理工成功晋级国家级众创空间、兴花孵化器成功申报为省级众创空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7%,同比增长7%。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清单326项、需求清单51项、应用清单49项。促成42家企业与北大、清华、华科、武大、武汉理工等50个高校院所建立了“飞地合作”关系。格林美“退役动力锂电池闭路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获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探梦科技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荆门赛区)二等奖;中集宏图实施的“高锰奥氏体低温钢船用LNG储罐研制”项目取得船级社证书,填补国内行业技术空白;固润科技与高校合作,成功转化的产品高性能光引发剂FMT、XBPO等是光刻胶、集成电路等高端原件关键材料;光合生物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共同研发的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全生物降解快递袋分别占据全国市场的70%、20%。

  创新生态“加油站”赋能,助力产业“飞的更高”

  强投入支持技术攻关。荆门高新区聚焦“3551”产业计划,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路径,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共成功立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1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8个,其中市级重大项目4个,累计向上争取资金1821.26万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增大,R&D经费投入总量为15.33亿元,同比增长48%,R&D经费投入强度5.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2.66、2.79、3.1个百分点。聚人才做实第一资源。通过政策引导、企校合作、定向培育等多种方式聚集人才资源。集人才资源。推荐亿纬动力、格林美申报“省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引进省、市、区级科技特派员42名。建立48名涵盖食品安全、新能源、化工等11个领域的区级科技专家库。玲珑轮胎、格林美等25家企业招录科研助理334个。2人荣获2022年荆门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促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编印《“科技服务四季行”资料汇编》,明确最新奖励政策和申报要求并印发至辖区企业,助力企业获取科技红利;全面深化改革,圆满完成“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项目揭榜制改革”“全面融入荆楚科创城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在高新区转化”等4个改革事项。出台《掇刀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对科技项目从推荐、评审、验收到动态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2023年,荆门高新区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五链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建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跨越发展,奋力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争当荆门打造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排头兵。

(责任编辑:陈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