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节能环保 > > 正文

新疆克拉玛依:探索荒漠地区节水新路径

2024-01-29 08:34:4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通讯员 郝建美 杨红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评论:0

  冬日的克拉玛依冷峻沉静,大寒节气过后,市区气温常常降至零下20℃以下。

  而在城市的地下管网内,却日夜奔流着这座石油城市最稀缺的资源——水。

  来自油田、石化企业以及其他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通过一次次水质处理和调控分配,以再生水的崭新“面貌”,再次回归城市。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疆克拉玛依市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打造再生水调蓄系统,建设再生水综合输配系统,再生水广泛应用于公园景观、油田生产用水、棉花灌溉和市政绿化等领域,探索出我国荒漠地区节水的新路径。

  聚焦供需矛盾 加强顶层设计

  作为一座以石油石化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克拉玛依水资源长期匮乏,制约着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是工农业及城市用水量调配紧张,另一方面是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让有利用价值的‘废水’白白流掉。”克拉玛依市水务局副局长高甫章说,对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群众反映强烈,市委市政府积极谋划、寻求破题。

  主题教育开展后,克拉玛依市聚焦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企业、群众等基层一线调研,全面掌握全市水资源的“真信息”“活情况”,通过系统分析克拉玛依市水源和再生水用户分布现状,提出了“打造再生水调蓄系统,建设再生水综合输配系统,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并将再生水广泛应用于公园景观、油田生产、棉花灌溉和市政绿化等领域”的再生水多元利用设计思路,并以此推动克拉玛依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2023年11月,克拉玛依市召开再生水利用配置专题研究会议,进一步确定工作目标,细化任务和措施,统筹再生水生产、调配、利用各环节,促进再生水利用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提升。当月,《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中期评估成果》公布,克拉玛依市获再生水利用配置优秀试点城市称号。

  “获得这个国家级荣誉,是全市上下协同发力的结果,也是对主题教育成果的实际检验。”高甫章说。

  加速工程建设 让再生水“制得快”“送得远”

  2023年,克拉玛依市共生产再生水6398.57万立方米,回用量为3498.03万立方米,回用率54%,远远超过全国对缺水地区再生水利用率35%的目标要求。

  再生水利用率超过50%,这一亮眼成绩并没有让克拉玛依满足。污水存量仍有待消耗,再生水增量尚未做到“物尽其用”。

  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克拉玛依市直面新问题,新矛盾,充分吸纳企业、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开题作答、回应诉求,推动再生水资源在生产生活领域广泛应用,不断拓展再生水利用范围和规模。

  眼下,在克拉玛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石化工业园内的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项目进入“冬歇期”。

  “项目已经完成再生水回用泵房、再生水库等17个单体建筑建设,预计今年9月底具备生产运行条件。”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周强介绍,预计项目建成后可生产再生水量为16000立方米/天,再生水利用率可以达到60%以上,实现年节水量500万立方米。体量庞大的再生水一部分将用于园区绿化,更多的将成为园区企业生产用水,为园区绿色循环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去年以来,克拉玛依持续推动南郊污水处理厂外排泵房改造工程,将再生水通过外排管线与市政绿化主线进行连接,利用再生水替换原水进行绿化灌溉。

  “目前工程已经完工,预计今年再生水将覆盖约9000亩绿化面积,进一步节省绿化成本,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住建局工作人员田学龙说。

  此外,克拉玛依还积极推动石油石化工业企业与再生水生产运营单位合作,通过项目“点对点”建设再生水工业输配设施。目前,金龙2井区压裂集中供水和石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和五区南井区压裂集中供水等项目正在有序建设。

  高甫章表示,在一大批再生水项目中,再生水库的建设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它能实现再生水“冬储夏用”,进一步拓展再生水利用场景和规模,建成后园区内再生水利用率有望达到90%以上。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