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港澳高校针灸联盟成立

    3月17日,在广东中山举行的2024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医针灸科研学术研讨会暨粤港澳高校针灸联盟成立大会上,粤港澳高校针灸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牵头单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广东省中医医院、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等18家医院为联盟成员单位。
    2024-03-19 分享
  •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肠道细菌可诱发遗传性致盲眼病

    3月18日,记者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悉,该中心联合多家科研单位研究发现,肠道中的细菌可通过被基因突变破坏的肠道屏障和眼部血视网膜屏障移行至视网膜,从而诱发遗传性致盲眼病。这一研究颠覆了传统上认为人类眼内无菌的认知,开辟了CRB1相关遗传性致盲眼病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全新研究方向,将对相关遗传性致盲眼病的治疗带来了新曙光。该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4-03-19 分享
  • 洞悉竹类植物有了称手“利器”

    竹类植物是竹亚科植物的总称,与水稻、小麦、大麦和燕麦同属于禾本科BOP分支,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为更好地服务竹类植物的系统进化和功能研究,有效整理归纳盘活海量的竹类组学和分类学信息数据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和相关产业的迫切需求。
    2024-03-19 分享
  • 西南大学最新研究给出粮食增产与净碳减排“双赢”路径

    3月18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资源环境学院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多所高校近日在《自然·食物》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协同实现净碳减排和水稻增产的有机氮肥与水分综合管理”的论文,揭示了稻作区有机替代对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提出了稻作区基于有机替代的增产减排综合水肥管理策略,为协同实现全球水稻产能提升和净碳减排提供了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路径。
    2024-03-19 分享
  • 我国科研团队揭示非洲猪瘟病毒感染致病机制

    记者3月18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郑海学教授团队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ASFV)在猪体内感染的靶细胞,以及在靶细胞内延长感染的机制。这项研究系统阐明了ASFV感染的细胞嗜性、病毒复制和感染动态,以及激发免疫反应的特征,为ASFV感染路径的鉴定和感染致病机制的阐明提供了重要数据。
    2024-03-19 分享
  •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举办

    3月16日—20日,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举办。本届大会以“中国种业振兴 南繁硅谷崛起”为主题,由中国种子协会、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三亚市人民政府、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2024-03-19 分享
  • 安徽落户首个医学类院士工作站

    3月16日,范先群院士工作站建站暨蚌埠医科大学Eye-X研究院(以下简称Eye-X研究院)建设合作协议签署。此举标志着安徽省首个医学类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蚌埠医科大学。
    2024-03-19 分享
  • 中国新收集农业种质资源53万多份

    记者在三亚召开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上获悉,中国2023年完成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收集农业种质资源53万多份,抢救性保护了大果猕猴桃、河套大耳猪等一批珍稀濒危资源,新发现鉴定帕米尔牦牛等51个畜禽地方品种。
    2024-03-19 分享
  • 蚌埠医科大学校地牵手打造“卫健联盟”

    3月16日,蚌埠医科大学“卫健联盟”正式启动。该联盟以联合培养高等医学人才,服务安徽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目标,校地合作开启崭新探索模式。
    2024-03-19 分享
  • 肠道菌群关键代谢物增强抗癌药疗效

    3月17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良静教授团队、附属邵逸夫医院陈淑洁主任医师团队联合研究发现,一种肠道菌群产生的小分子代谢物吲哚丙酸,可以增强抗癌药物抗PD-1单抗对结直肠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的疗效。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细胞》。
    2024-03-19 分享
  • 助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宁香粳9号”优质食味粳稻产业化培训会召开

    三月春光好,春耕正当时。近日,江苏省种子管理站、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召开优质食味粳稻产业化培训会。农业农村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部门负责人,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农技推广部门和种业体系负责人、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2024-03-19 分享
  • 北京首家罕见病专属诊疗机构揭牌

    3月16日,在中国罕见病联盟主办、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支持举办的“关爱罕见病、打造先行区”主题沙龙活动上,北京市首家罕见病专业诊疗机构“北京罕萌诊所”正式揭牌开业。
    2024-03-19 分享
  • 探索可复制推广技术模式,我国启动恶性杂草、稻田草害防控研究

    3月16日,我国“重大病虫害防控综合技术研发与示范”重点专项中的“恶性杂草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稻田草害演替规律与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示范”等两项目,在湖南长沙宣布启动。记者从会上获悉,通过两项研究,有望摸索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
    2024-03-19 分享
  • 日本研究揭示中年代谢能力下降的分子机制

    人到中年容易发胖,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代谢能力会下降。日本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代谢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分子机制,为预防和治疗与年龄相关的肥胖提供了新线索。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细胞-代谢》月刊上。
    2024-03-19 分享
  • 中德四方医疗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探索中医药“出海”新模式

    3月14日,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德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广东省中医院与德国富尔达大学附属医院、德国埃森米特医院(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学医院)、德中健康管理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与意向书,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品牌传播、中西医融合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2024-03-19 分享
  • 我国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将扩围

    据国家医保局18日消息,在河北唐山、江苏苏州、福建厦门、江西赣州、四川乐山5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内蒙古、浙江、四川3个省份将作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省份,开展全省试点。
    2024-03-19 分享
  • 从棉花糖到跳动的心脏,触觉机器人能“感受”材料柔软度

    如果用指尖按一颗棉花糖,很容易感觉出它是软的。如果把一块硬饼干放在棉花糖上面,用指尖去压硬饼干,人类仍能分辨出下面的棉花糖是软的。研究人员希望创造出一种具备同样能力的机器人平台。据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柔软度表达接口(SORI),实现了这一目标。
    2024-03-18 分享
  • 电化学技术可治疗糖尿病足溃烂

    据最新一期《先进功能材料》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治疗慢性伤口的有效方法,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是使用一种电离气体来激活伤口敷料。研究人员认为,新方法在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病原体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并有望改变糖尿病足溃烂和内伤的治疗方法。
    2024-03-18 分享
  • 假设驱动的新型人工智能面世,有望改善癌症的研究和治疗

    美国梅奥诊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AI)算法。这种名为假设驱动的AI与仅从数据中学习的传统AI模型大相径庭。研究人员指出,这一新兴AI工具有望提供一种创新性方法,帮助科学家发现癌症等疾病的复杂原因并改进治疗策略。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癌症》杂志。
    2024-03-18 分享
  • 吃的不多,长肉倒快,蟒蛇或成为新型可持续的肉类来源

    对泰国和越南两个养殖场的蟒蛇生长率的分析显示,养殖蟒蛇肉或是一个可持续的替代肉类。这项14日发表于《科学报告》的研究发现,网纹蟒和缅甸蟒在12个月内的喂食频率不像其他牲畜那样频繁,但它们的生长速度却很快。
    2024-03-18 分享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