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生物医药 > > 正文

詹启敏院士:我国健康事业良性发展亟需医学创新能力提升

2023-08-11 09:03:3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付丽丽 评论:0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是当前最活跃的前沿科技领域,前沿生物技术呈现出突破性、引领性、颠覆性的时代特征。”在8月8日—9日举行的2023医药创新和科技前沿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中心主任詹启敏如是说。

  具体来讲,詹启敏介绍,突破性是指技术更新迭代快,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等疾病治疗正在实现快速突破;引领性是指引领多个行业跨越式发展,如生命组学和大数据等技术引领精准医学,免疫、干细胞和基因编辑引领生物治疗;颠覆性是指为打破传统路径下的瓶颈提供全新思路,基因编辑等将“调控生命”带到了新的高度,生物设计使生命的创建与再造正在成为可能。

  然而,詹启敏坦言,我国健康事业发展仍面临两大主要挑战,首先是重大疾病,这也是造成我国人力资源丧失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医学创新能力不足,医学基础研究及核心技术缺乏制高点,以及健康产业发展缺乏科技引领和支撑。“大部分临床药物最初专利来自国外,大部分大型医疗装备由国外进口,大部分临床标准指南借鉴国外。”说起这些,詹启敏很痛心。

  医学科技要突破,关键是要知道“卡”在哪儿?詹启敏表示,生物医药领域面临着诸如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生物技术产业规模较小、产业化关键技术亟需突破等问题。在产业化关键技术方面,诸如药物递送、制剂工艺、大规模化制备等所需技术还有许多不足。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发展前沿生物技术。”詹启敏说,前沿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三大特征,具体表现为跨界融合,即学科间专业界限逐渐模糊、交叉研究屡现突破;非线性创新,即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呈现快周期螺旋式促进;数据与智能驱动,即大数据与超算促使数据密集性分析成为可能。

  詹启敏称,前沿生物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发展优势,即“调的精”“看的全”“找的快”“抓的细”“改的准”。具体到操作层面,需要重点关注多领域生物底层技术(物理、化学、纳米、智能)与生命技术的结合。“比如‘物理’是解决生物成像问题,包括光学成像、电子显微、脑成像;‘化学’是解决检测修饰问题,包括分子探针、组学技术;‘纳米’则是解决精准操控的问题,包括生物传感、纳米酶、纳米孔测序;而‘智能’是解决调控模拟的问题,包括脑机接口、神经调控、高速新系统通路。”詹启敏解释说。

  为此,詹启敏认为,未来医学创新发展需要在生命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药物、疫苗和抗体,个体化诊疗和生物治疗,现代医疗器械,大数据与智能医学等方面持续发力。

  “当然,科研伦理和科技创新要并行。”詹启敏强调,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由动物实验到人体试验,都涉及伦理问题,都需要遵循科学道德和伦理的规范。

(责任编辑:范晓婷)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