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显示:犬可“嗅”出早期帕金森病

    11月8日,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该院动物实验中心主任高常青副教授团队和医院神经内科郭纪锋、唐北沙教授团队,历经多年联合研究,发现了可通过实验犬嗅辨帕金森病的新方法。这一研究日前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运动障碍》上。
    2022-11-08 分享
  • 国家1类新药糖尿病肾病药物LM49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日前,记者从山西省中医药大学获悉,由山西中医药大学牵头和山西医科大学共同申报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1类新药糖尿病肾病药物LM49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2022-11-08 分享
  • “十三五”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共获23项国家级科技奖项

    记者从5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医科学大会了解到,“十三五”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共获得23项国家级科技奖项,科技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2022-11-07 分享
  • 首款治疗抑郁症国产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

    11月4日,记者从烟台大学分子药理与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悉,由该实验室科研团队主持研发的国家1类创新药——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2022-11-07 分享
  • 提高罕见病知晓率 我国不断完善罕见病诊疗协作网

    面对2000多万名罕见病患者,如何提高对罕见病的诊断能力?记者从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22年中国罕见病大会获悉,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指出,研究这一“小众”群体,需要临床医生、科学家等投入更多努力和精力,支持更多罕见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产出,不断完善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提升罕见病识别诊断能力。
    2022-11-07 分享
  • “沉默杀手”长期持续杀死神经元,新冠病毒可能在大脑内引发炎症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会激活大脑中与帕金森病引发的相同的炎症反应。这一发现表明,新冠肺炎感染者未来可能会罹患神经退行性疾病。但新研究同时也找到了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刊发于最近的《分子精神病学》杂志。
    2022-11-07 分享
  • “基因魔剪”编辑基因更安全、更有效

    一位美国科学家发现,对Cas9蛋白的操纵产生了一种几乎可在科幻电影里展现的基因技术:CRISPR。把它想象成一把“分子剪刀”,它能够切割和编辑人类、动物、植物、细菌甚至病毒的DNA。它的潜力巨大、用途广泛,涵盖了从遗传性疾病的消除到能够抵御气候变化作物的产生。
    2022-11-07 分享
  • 转基因雄蚊使后代无法活到成年,实验社区蚊子总数减少96%

    英国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转基因雄性蚊子,其表达的基因使那些与其配对的雌蚊所产生的后代无法活到成年。这种转基因蚊子可将实验社区的蚊子总数量最高减少96%。
    2022-11-07 分享
  • 污染物触发可编程细菌发出实时信号

    如果化学品泄漏到河流中,在20分钟内未被注意到,其对河流造成的污染或许已经无可挽回。现在,一种活生物电子传感器可以为这一问题提供帮助。美国莱斯大学领导的团队开发了可编程的细菌,使其能快速感知污染物并实时发出电子信号。
    2022-11-07 分享
  • 实验性乳腺癌疫苗能安全产生抗肿瘤免疫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上发表论文称,一种针对乳腺癌的实验性疫苗安全地对一种关键的肿瘤蛋白产生了强烈的免疫反应,该疫苗或许能够治疗不同类型的乳腺癌。
    2022-11-07 分享
  • 苦荞驯化过程中次生代谢物变化遗传机制获解析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系统描述了荞麦在驯化过程中的代谢组变异图谱,揭示了苦荞重要代谢物定向变化的遗传机制,为苦荞药用特性和抗病性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2022-11-07 分享
  • 《“共建健康支持性环境 城市改变糖尿病”倡议》发布

    日前,在“北京-哥本哈根双城记:构想可持续的明日之城”展览活动上,“共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城市改变糖尿病”主题对话及发布活动举办。在活动中,《“共建健康支持性环境 城市改变糖尿病”倡议》发布。
    2022-11-07 分享
  • DNA“纳米转运蛋白”或可高效治癌

    据2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新研究,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并验证了一种由DNA制成的新型药物转运蛋白,这种分子转运蛋白大小仅为人头发宽度的两万分之一,可通过化学编程更有效地输送最佳浓度的药物,以改进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
    2022-11-04 分享
  • 北大牵头全球首个全维度泛癌种早筛早诊PANDA研究项目启动

    11月1日,中国泛癌种早筛早诊队列PANDA研究项目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表示,提高早期患者的占比,能更早实现治疗,提高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2022-11-04 分享
  • 破解“用药贵” 我国已有45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记者从正在北京举行的2022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了解到,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罕见病用药开通单独申报渠道,支持其优先进入医保药品目录。截至目前,已有45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覆盖26种罕见病。
    2022-11-04 分享
  • 最新研究发现水稻LVPA4基因提升稻米产量和品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分子设计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与相关单位合作,从新的视角揭示了水稻单个产量基因通过源、库、流性状协调作用增加水稻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机理,为水稻高产优质育种提供理论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上。
    2022-11-04 分享
  • 何时迁移、生长、形成、连接以及交流——大脑细胞基因“时间规划表”首现

    澳大利亚科学家绘制出世界首张能显示从出生前到成年后不同时期人脑细胞基因活动变化的图谱。通过这张脑细胞发育图,科学家能更准确地识别神经和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或脑癌中的异常细胞状态的改变。
    2022-11-03 分享
  • 我国科学家揭示肺动脉高压发病新机制

    记者2日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团队发现了辅激活子MED1与转录因子KLF4协同作用,通过调节染色质重塑和增强子-启动子的相互作用而调控内皮细胞功能,揭示了MED1的减低和由此导致的BMP TGF-β信号失调促进肺血管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
    2022-11-03 分享
  • 马铃薯单倍体诱导系创制成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创制了马铃薯单倍体诱导系,构建了利用双单倍体技术获得高纯度二倍体马铃薯自交系的方法,为二倍体马铃薯杂交育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技术通报》(aBIOTECH)。
    2022-11-03 分享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提出新观点:融入医学人文关怀

    近日,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的广东省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广东省医学会第一次加速康复外科学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的学术交流形式,来自美国、日本、中国等3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普通外科,特别是胃肠外科或结直肠外科理念与技术的创新、加速康复外科等领域的前沿理念和热点问题展开主题演讲与探讨。
    2022-11-03 分享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