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新能源 > > 正文

ICCT发布2022全球汽车制造企业评级报告:比亚迪紧追特斯拉位列榜单第二名

2023-06-01 15:30:53
来源:ICCT  评论:0
  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于5月31日发布了最新报告,对全球最大的20家汽车企业向零排放汽车的过渡转型进展进行了评级。在向电动汽车过渡转型方面,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家企业扛起了先行者的大旗;大众正在制定强有力的发展计划,并在轻型车脱碳方面迅速取得进展;而丰田则暂处于全面滞后的局面。
  该报告通过市场主导地位、技术性能和未来脱碳战略愿景方面的一系列指标,对各家车企的业绩表现和发展战略进行了评估。ICCT独立收集分析了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和美国六大汽车市场的数据,此次评级的20家生产企业的合计销量占上述六大市场总销量的89%,占全球市场总销量的65%。
 

2022 年全球汽车制造企业评级分数汇总
  评级结果显示,比亚迪是唯一一家实现全面电动化转型的传统汽车生产企业,正在快速追赶此次评级排名第一的特斯拉。 特斯拉的整体评分最高,是唯一一家仅生产零排放汽车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但特斯拉也在一些评分指标上表现不佳,例如其为消费者提供的零排放汽车产品的车型欠缺多样性。传统汽车生产企业宝马和大众展现出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认真态度,两家企业均在今年的评级中获得了较高的评分。除比亚迪之外,还有四家中国车企上榜,包括吉利、上汽、长城、长安。这些车企至少在一项指标上有较高的得分,但总体上仍有很多继续努力的空间。此次评级还显示,在全球销量最大的20家汽车生产企业中,有6家企业在零排放转型方面落后于行业竞争对手,且其中五家为总部设在日本的车企。
  在此次评级中,ICCT设定了10项指标,来对每家车企进行相对位置评级。本次项目的负责人ICCT乘用车项目主管杨子菲表示:“我们这份报告的目标是坚持以数据为导向,通过透明的分析流程,从发展规划和当前行动两方面评估车辆生产企业的低碳化进展”。
 

2022全球汽车制造企业评级 十项指标三大转型发展维度综合评分情况
  ICCT这份评级报告不同于其他的ESG(环境、社会、管理)评级,我们利用深厚的汽车行业专业知识,对生产企业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就绪程度进行了前瞻性分析。评级过程采用了独立的数据并进行了独立的分析,而并非采用企业调研和企业上报信息。ICCT设定的评级指标旨在跟踪一段时间内的进展,并且计划每年对本评级报告进行更新。
  ICCT的模型模拟分析表明,到2035年,主要汽车市场上销售的新生产轻型车必须实现100%零排放,才能使交通领域的减排轨迹符合《巴黎协定》下的减排需求,实现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2°C以下的目标。
  报告 名称
  《全球汽车 制造 企业评级2022:谁是电动化转型的领先者?》
  作者: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 申畅、Ilma Fadhil、杨子菲、Stephanie Searle
  关于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  
  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享誉国际的中立、非盈利、全球化研究机构。ICCT以数据为导向,为全球各地的环境监管部门提供一流的、公正的研究成果以及科学技术分析,致力于减少交通领域对环境及公众健康的影响。仅在过去的五年中,ICCT通过与世界各地的管理部门及立法机构合作,为全球四十八项管理法规及政策的出台添砖助力。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预计将在未来十余年中带来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减排,并减少成千上万例因污染导致的提前死亡。
  ICCT在全球共有超过100名科研及管理人员,在美国华盛顿、旧金山、德国柏林、中国北京和巴西圣保罗均设有办公室。2018年,ICCT经北京市公安局批准,正式登记注册了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北京代表处,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担任业务主管单位。在过去十多年中,ICCT一直在为中国的清洁交通政策提供支持。自2005年以来,ICCT牵头开展了多项独立研究项目,旨在逐步推进超低硫燃料,推动乘用车、商用车及其他移动源机械的排放清洁化和能效标准发展。近期相关研究为国六车辆排放标准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中国的新车排放标准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