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 > 科技服务 > > 正文

烟台大学向全球人才发出“邀请函”

2022-03-04 13:47:19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王延斌 通讯员 亓健生 评论:0

  “我们既有‘求贤若渴’的诚心,更有让人才‘如鱼得水’的信心。”3月3日,烟台大学举办新闻发布会,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祥斌通过媒体向全球优秀人才发出“邀请函”。上面满怀激情的一席讲话,传递出该校在“引才、聚才、用才”上的进取姿态。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该校重点通报了即将于三月底举办的“烟台大学2022年博士论坛”有关情况以及该校人才引育重大改革情况。据记者了解,烟台大学已经搭建好了软、硬件俱佳的舞台,等待各地人才到此施展才华。

发布会现场 烟台大学供图

  既要谋全局大势,更要抓“关键小事”

  在国内外动辄办学已逾百年的高校群体中,烟台大学属于敢想敢干的“少壮派”。作为在改革开放之后创办的大学,烟台大学在短短38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不少“中国第一”,并成长为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

  目前,该校拥有包括院士、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在内的优秀师资人才队伍,设有23个学院、72个研究院所,具有本、硕、博及博士后招收培养资格,涵盖10个学科门类。其中,法学、药学入选山东省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数学位列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前400位,学校位列2021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193位。

  为什么烟台大学成长如此之快?为什么全球各地人才汇集于此?

  孙祥斌透露了该校的独特做法:他们构筑创新人才金字塔,打造“黄海学者”人才工程;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出台《事业发展重点业绩评价办法》和不论资排辈、注重业绩贡献的职称评聘体系;他们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岗位多元分类管理体系,坚持分类施策和对标培养,让每一位人才都能够在烟台大学找到成长发展的上升通道。他们聚焦子女入托入学、家属安置、住房等“关键小事”,为人才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

  作为一所由北大、清华联手援建、烟台威海人民集资兴建的地方性大学,烟台大学一方面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充当区域发展的“科技引擎”;另一方面将眼光投向全球,与3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2020年4月,疫情缓和一点后,胡建江从湖北驾车1000多公里到烟台,全职加盟烟台大学。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国内能源领域的一流专家做此选择?

  胡建江提到了两个字——环境。

  独特机制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烟台大学位于渤海之畔,蔚蓝的大海成为该校的“后花园”。用胡建江的话说,“没想到校园就在海边,离大海这么近,出校门就是海滩,让人心旷神怡!”

  另一个环境是软环境。胡建江认为,烟台大学是科研治学的好地方。从山东省到烟台市,从烟台大学领导层到学院,从历史到文化,从政策到氛围,胡建江感觉到这里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大舞台。

  事实正是如此。

  46岁的田京伟教授是烟台大学校企融合平台诞生的代表性人才。

  现在,他拥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烟台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子药理与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另一方面,他还是绿叶制药集团非临床研究和新药发现研究部副总裁,主要从事新药发现、非临床药理毒理学评价等研究工作。

  双重身份源于烟台大学与绿叶制药合办的烟台大学药学院。在此平台上,教育、科研、创业可以无缝衔接。而这种模式也已成为国内产教融合的典范,让以田京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

  记者了解到,烟台大学的引才机制以“灵活、务实”为特征。

  为让人才能够“引得来”还能“留得住”,该校设立教学为主型岗位、教学科研型岗位和科研为主型岗位,出台事业发展重点业绩评价办法,建立客观多元的人才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质量导向和贡献导向,营造公平竞争的学术氛围,建立职称直聘晋升体系,打破论资排辈,让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正因为上述原因,年轻的教授刘洪亮刚刚加盟了烟台大学。

  “学校从我个人发展、团队建设等方面都给了大力支持,让我们年轻学者可以心无旁骛把基础研究挖深、挖实。”刘洪亮“现身说法”,向记者介绍了自己在短短一年间取得的成绩: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其团队在高通量分离膜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去年发表了6篇高水平SCI论文,申请了1项国家专利,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38岁的烟台大学正值当打之年。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一流教授加盟这里,爱上这里。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