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 > 科技服务 > > 正文

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在京举办

2023-07-24 09:48:0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陆成宽 评论:0
  为推动技术史与技术遗产研究,开辟新的学术交流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等15家学术团体,于7月21日—22日在北京举行“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

  本论坛发端于2008年,最初以“中国技术史论坛”为名,2018年更名为“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论坛旨在突破学科壁垒、增进交流,推动中国技术史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现已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论坛兼顾提高与普及,重视青年学者的成长,鼓励与国际学术单位或社团合作组织学术活动,邀请国外学者参与工作。

  论坛开幕式上,技术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冯立昇,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关晓武分别致辞。开幕式后,关晓武、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徐祖哲、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潜伟等围绕传统工艺、计算机史、技术创新史、材料科学史主题分别作大会报告。

  在工业化与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对待传统手工艺的衰落和技艺消亡问题?关晓武表示,传统工艺创新发展面临着手工技艺僵化、产品创新度不够、与日常生产生活脱节、传承体系不健全、传承人群断代等挑战,同时也迎来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新技术的助推,以及国际方面可能出现的极大需求等,推动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徐祖哲指出,“两弹一星”工程和计算机是紧密连接的。1956年制定的“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将计算机列入,“四项紧急措施”也包括计算机,计算机成为四大“国之重器”之一。“两弹一星”工程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工程,从设计、制造、发射、试验、测控、故障分析,形成一个科学的整体,计算机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潜伟介绍,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经历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一系列不同学科的发展、分化、重组和整合,在欧美通识教育和苏联式专才教育模式之间切换,其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近四十年的历史;随着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不断融合,学科内涵和所涉及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科专业知识体现出从宽广到细分又从细分到综合的规律。

  论坛还将进行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史与工业遗产、计算机史、物理学史与气象史、水利史与航运史、农业史与农业遗产、材料史与科技考古、科技创新史、军事技术史、科技传播史等专题分组报告。

  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近40家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供图)

(责任编辑:范晓婷)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