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 > 科技服务 > > 正文

上海:凝聚科协力量,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3-10-11 09:14:0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卢力媛 王春 评论:0
  争取中国科协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推进“社区书院”建设,打造“国际科技会客厅”“科创街区”等品牌,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持续提升,2022年底达到26.18%,跻身国际创新型城市水平……记者从10月10日召开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上海科协)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获悉,过去5年,上海科协事业取得一批具有上海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新成果。

  上海科协召开第十一届代表大会。卢力媛 摄

  夯实软实力,优化人才举荐

  上海科协第十届委员会主席陈赛娟院士介绍,五年来,上海科技工作者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参与 C919大型客机、量子计算机、北斗导航系统、“天问”“天和”“天舟”“嫦娥”“奋斗者”号等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在电子信息、精准时空定位、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海工装备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细胞研究》等一批高水平科技期刊在国际上树立了令人瞩目的 “中国标杆”。2022年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上发表论文120篇,占全国总数的28.8%。

  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上海科协在弘扬科学家精神、举荐科技人才、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服务区域创新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凝心聚力,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上海近五年新增的22位院士中,有15位曾入选“上海市科技精英”和“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占比68.2%。

  开放协同,激发科创中心建设新动能

  凝聚科技工作者的智慧,服务产业科技创新、区域科创能级的提升是科协组织的重要使命。

  上海科协聚焦上海各区的重点工作加强市区联动,探索性地提出了“科创街区”建设试点。目前,杨浦区“大学路”、长宁区“上海硅巷”、宝山区“环上大”、嘉定区“菊园新区”等重点区域正在率先探索。其中,杨浦和长宁入选第一轮“科创中国”全国试点,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创新驱动示范市”。

  为促进创新资源与区域需求融合,上海科协组建27个科技服务团,打造“科创服务直通车”“学会在线支援团”“充电赋能专项行动”等新型协同创新服务载体,开展技术交流817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248个,合作签约1106项,实现成果转化810项。

  顺应国际科技产业交流合作新形势,上海科协打造了“国际科技会客厅”。2021年“世界环境日”前夕,一场汇聚了申能集团、中国宝武、博世、联合利华等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的交流会在科学会堂举行,在这里,欧莱雅中国与陈赛娟院士团队合作设立了上海首家设在世界500强外资企业的院士工作站——“欧莱雅中国院士工作站”,双方不仅合作开展科研攻关,还联合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

  以“国际会客厅”为平台,上海科协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境内外科技组织等合作,打造国际科技交流“双循坏”格局,为上海国际科技交流觅新机、开新局。

  除此之外,上海科协还与20余个海外科技团体等建立联系并开展合作,推动中国科协海智工作基地、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国际研发社区等载体建设和发展,与浦东新区联合主办自贸区“海创汇”活动,吸引39个国家和地区近3800个项目参与。

  普惠共享,提升城市软实力

  网红地能“打卡”科普集市,楼宇中有“社区书院”,还能与院士、诺贝尔奖得主这些科学大咖面对面……这些年,上海市民感受到科学变得越来越亲近了。与此同时,18.71%、21.88%、24.30%、26.18%……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也在年年攀升。

  这得益于上海科协组织在基层公共服务产品方面供给能力的提升,持续围绕社区居民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关切,注入科协元素、科普元素。

  上海科协以打造“社区书院”基层科普服务作为“党建+科建”的落地新模式,一批因地制宜的“科学咖啡馆”“家门口科学社”“科普农家汇”涌现出来,落地在党群服务中心、园区、校园、商圈等场所,形成15分钟科普生态圈和公共科学文化阵地。

  依托170家基层科普“社区书院”,为资源项目落地提供指导和服务,上海科协进一步推出“科普经理人”,打造“科普中央厨房”,形成了楼宇科普“白玉兰科普驿站”、园区科普 “张江‘智汇书房’”、健康科普 “吴淞坊科普‘客堂间’”等特色品牌。

  营造科创环境,做好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加法”也是上海科普工作的重要一环。由上海科协牵头组织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吸引近30万青少年参与,已经成为发现和培育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

(责任编辑:范晓婷)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