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抵制网络暴力需要科学精神

2022-03-09 15:33:4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杨雪 评论:0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在谈到网络暴力话题时说,网络发声需要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问事实是什么,以及对真理的捍卫……它需要成为我们的孩子受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非常重要的一种素养。只有科学素养根深蒂固,你发声的时候才会更加关注:事实是什么?如何依据事实,发出更理性的声音?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令大家越发难以容忍。网络暴力相关议题也在今年两会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建议完善打击网络暴力行为的司法体系,加大对网络暴力责任主体的惩治力度;从源头上杜绝网络平台因管理不力或追求“流量”而放任、引导网络暴力泛滥的行为。这些都得到舆论普遍赞同。

  在为打击网络暴力鼓与呼的同时,网民自身也应该有所反省和建设。科学精神是一个很好的标尺——我们在网络上表达意见,是否符合科学精神?是否注意甄别、合理质疑?是否实事求是?

  通常我们认为,科学精神意味着捍卫真理。很多网民攻击他人的初始动机,往往也是“捍卫真理”,或者说,捍卫他心中的事实。

  但值得注意的是,“捍卫真理”首先是一种修养,目标在于完善自我,而非纠正他人,它意味着不断地用新信息去检验自己的既有知识。如果非要别人接受自己认为正确的知识,那就远离了“捍卫真理”,走向了自以为是。如果再以感性的、独断的、不容辩驳的态度去发言,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激怒彼此,最终以讥讽、谩骂和网络暴力收场。

  正如白岩松说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要注意科学素养的扎根。我们特别要注意,科学素养并非大人教会给孩子一些知识,再告诫他们千万别犯错。而是要让孩子体会到追求新知的乐趣,并保持开放的心灵。

  浸透科学精神的教育,其实对教育者有很高的要求——家长有没有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师有没有为了面子而强求学生认同?社会是否宽容另类孩子的另类追求?

  科学理性之花,应不仅仅在实验室绽放,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散播香氛。我们相信,当大家普遍认识到科学精神的美好,公共讨论空间必将风清和煦,百花齐放。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