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五方面入手 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2-03-10 14:17:1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雍黎 实习生 单倩澜 评论:0

  3月9日,重庆市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会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会议全面总结2021年科技创新工作,部署了2022年重点任务,重庆将聚焦“科技政策落实年”,从五方面入手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扎实落地科技政策,持续厚植创新优势,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21%

  去年重庆科技创新工作在党建引领科技创新、营造创新环境、争取国家资源、打造创新平台、发展科技企业、引进创新机构、培育科技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川渝协同创新九个方面做出了成绩。

  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2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21件、增长16.7%,8个Ⅰ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2个Ⅰ类新药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15个高新区工业总产值、企业营业收入均破万亿元,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18.2%。

  创建重庆首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增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资金19.38亿元,较上年增长189.7%。新引进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中国机械研究总院等知名创新机构16家、累计104家,落地建设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等研发机构64家。

  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10个、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99家,重组科技投资平台,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23.52亿元、增长53.4%,创投基金投资项目1436个、金额180.6亿元,培育科技型企业36939家、增长40.1%,发展高新技术企业5108家、增长21%,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1.65%,企业创新动力、活力、能力明显增强。

  新增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5个、累计6个,联合实施人工智能等领域科研项目35项,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14090台套,实现川渝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和资源互享。

  今年五方面入手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在集聚高端科技资源,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将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力建设金凤实验室和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高标准建设两江协同创新区,打造航空航天产业带、生物医药创新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开工建设卫星互联网等科创项目,建成投用分布式雷达验证试验场等科创平台。高质量创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加快建设长江模拟器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零碳示范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各类产业园区,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重庆高新区及拓展园建设,支持创建国家高新区。高效率推动“一区两群”协同创新,大力建设荣昌畜牧科技城、重庆国际生物城等创新平台。

  在构建系统完备扶持体系,加快发展高质量创新主体方面,今年将力争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突破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500家。同时,在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方面,加强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扶持力度,鼓励市属高校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强化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布局建设脑科学、基础数学、量子器件等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在大力发展科研机构方面,加快建设高端数控机床研究院、先进病理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在突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加快培育高水平创新能力方面,将重组重塑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创建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重庆实验室”。以“快速响应+精准服务”“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在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创建渝北国家农高区,提质发展农业科技园区。

  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方面,重庆将深入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加快实施院士带培计划和博士后倍增计划,着力实施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以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为重点深化基础研究人才专项试点。

  在围绕激发创新活力,加快营造高品质创新生态方面,将落实“财政金融政策30条”,力争今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3%。同时,深入推进企业科创板上市工作,力争今年推动2—3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