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出征!中国地大“攀登者”时隔20年再启长江源科考

2022-07-14 12:26:34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吴纯新 通讯员 王俊芳 程晓龙 评论:0

  7月13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队出征仪式,17名青年学生与19名老师组成的科考队,将奔赴长江源头开展为期10天科学考察。

  科考队将于7月15日从武汉出发,一路西行,深入格尔木、玉树、唐古拉山等地进行科学考察。

  据介绍,该科考队分为地质组、地理组、水文与生态组、人文与社科组、冰川勘测组五个小组,计划进行综合科学考察,系统考察地质、地貌、冰山、冻土、生物及生态,摸清长江源区地学基础、生态本底。期间,将挂牌大学生长江源科考基地,持续开展长江源生态人文等特色研究;开展海拔5000米以上的户外生存锻炼,为格拉丹东雪山主峰测量“身高”。

  同时,将利用更先进的地质科考技术,首次在格拉丹冬冰川钻取冰芯,解锁长江源密码;开设直播课堂,把课堂搬进冰川河流,开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科普宣传;走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高原牧民共话乡村振兴,开展大学生与小学生结对,探讨人类如何与自然,以科学方式进行交流。

  科考队科考专家筹备工作组组长李长安教授介绍,本次出征将完成岗加曲巴冰川、长江源沱沱河和尕尔曲流域科考任务,既是一次野外实践教学活动,也是一次国情认知和社会实践的体验。他表示,将在活动中彰显地大人的精神 、地大人的抱负、地大人的情怀、地大人的诗和远方,共建“地学长江”“生态长江”“文明长江”。

  该校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越森是科考队一员,他说,入选科考队后,进行了三个多月体能和专业训练,每天十公里跑、400米间歇、爬楼、仰卧两头起,学习地貌、生态样品采集和检测、人文社会调查方法、登山技巧等。“青春不只是眼前的课本,还应有对祖国奉献的热情和付诸行动的决心。”张越森说,期待自己能用专业知识,认识长江源、保护长江源,做长江大保护的践行者和宣传员。

  这是时隔20年,该校组织的第二次长江源科学考察。2002年,地大组织全国高校首个大学生长江源科考队,开展为期20天,以“保护环境,从源头做起”为主题的长江源科考活动。

  据悉,此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由中科院院士殷鸿福、王焰新、谢树成等领衔大学生科考团队开展“三科三教三社”活动,即科学考察、科学研究、科普宣传;野外实践、野外课堂、野外生存;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国情认知;通过组织长江源科考活动,引领推动全社会共抓长江大保护。

  (中国地大供图)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