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雄安新区:“未来之城”初现未来

2022-07-21 11:45:2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陈汝建 评论:0

  7月18日,记者走进雄安新区容东片区,一排排崭新的安置楼房映入眼帘……

  容东片区是雄安新区最先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新区第一个投入使用的片区。2021年11月至今已有4万余套新房交付使用。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享受更多的便利,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正在雄安新区变为现实。

  新居开启幸福之门

  说起喜迁新居,容东片区红莲中园小区居民袁明静笑容满面,“楼房更暖和、干净,小区里绿植多、环境好,儿童娱乐设施、健身器材配备齐全……”

  她的老家在安新县大王镇于庄村,2021年底迁入新居,“原来住平房时用蜂窝煤取暖,既不干净,保暖性也不好。不管刮风下雨,上厕所都得往外跑,跟如今真是没法比啊。”

  据了解,容东片区现住居民来自于多个征迁村,为了让回迁居民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容东管委会配置了幼儿园、口袋公园等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原来只顾农忙,现在吃完饭还能带孩子到楼下公园散散步。”袁明静说。

  新区塑造了高品质城区生态环境,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

  共享厨房是社区居民生活的另一个幸福点,在这里,“新区人”有了交流的机会,也为互助共享搭建了平台。

  为方便居民子女就近就学,雄安新区按照步行5分钟到幼儿园、10分钟到小学、15分钟到中学的规划,将在容东片区开办32所学校、幼儿园,提供3万多个学位。目前已启用10所中小学、幼儿园,下半年还将陆续启用6所。

  “大儿子在容和乐民小学上学,距离小区就几百米,骑车几分钟就能到。”袁明静说,容东管委会不仅让回迁居民顺利搬进社区,还为大家解决了后顾之忧。

  文化点亮精彩生活

  “从未想过自己还能在社区学到插花。”东西里社区居民段丽梅说。

  “6月29日以来,我们在胡村、东西里等社区先后举办了6场‘新居新花样’插花活动。”插花培训老师何岳泽介绍,在社区举办插花活动,不仅促进邻里关系,还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非遗剪纸、芦苇画制等多项文化活动也一同走进社区。

  “学习剪纸,使我体验到了民族艺术的魅力。”胡村社区居民陈柳丹说。“我之前还真不知道芦苇还能做成画。”容德北社区居民杨翠翠告诉记者,要把亲手制作的芦苇画装裱上画框,挂到新家门厅。

  为丰富回迁群众文化生活,自今年6月起,雄安新区将在胡村、望淀等19个回迁社区举办190余次文化活动,将“新居新花样”插花艺术交流、“剪出幸福来”非遗剪纸等10种文化活动送进社区。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正在不断“加码”回迁群众的幸福指数。

  科技守护居民平安

  “我通过手机能实时查看孩子上学路上的视频,孩子到校后还能收到短信,这让家长很放心。”红莲东园居民刘莎介绍说。

  “我们通过路侧摄像头调取实时人物画面,然后通过系统定位和AI技术对守护目标进行识别、轨迹预测。”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崇米娜介绍,这样做为的就是让居民出行放心,尤其是刚回迁到异地不久的儿童和老年人。

  “当学生通过路口,平台就会通过RSU传播向附近过往车辆发出‘有学生即将通过路口,请注意避让’的提示,等学生到达学校,系统就会向其家长手机发送‘您的孩子已平安到校’的消息。”崇米娜说。

  出行放心,居家安心。“我们小区主要出入口、重点区域都安装了智能门禁、探头和烟感报警系统。”袁明静说。

  现如今,多种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雄安新区智慧平安建设中。“我们注重技防资源的维护整合,建设了覆盖全域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和高标准的‘智慧平安小区项目’,以此切实提升新区居民的安全感。”容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梁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