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CCG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发布

2023-04-14 14:58:37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邓淑华 评论:0
  本报讯 (记者 邓淑华)4月12日,全球化智库(CCG)课题组研究撰写的《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2023》报告发布。这是CCG在国际化人才研究领域的又一次开拓性尝试,旨在为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发展状况提供更多实证依据,为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报告聚焦国际化人才的“国际沟通素养”,基于文献研究及对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的访谈,提出了国际沟通素养框架。该框架由情感内核(国家认同和全球关怀)、认知基础(外语知识与技能、世界知识与全球议题、专业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行为要素(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3个层次组成,体现了国际沟通素养内在的丰富性。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国际化人才的国际沟通素养发展情况,CCG研究团队选用ETS旗下托福和GRE两大标准化英语测试成绩作为衡量参考指标,经分析发现,中国考生托福考试成绩的平均值与10余年前相比有了较大提升,中国考生深度理解相关指标接近或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有效表达相关指标与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同时,报告结合相关文献和专家访谈,对国际沟通素养培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就加强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关建议。

  报告指出,国际沟通素养培养需要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国际交流情境,帮助其获得立体的感知和锻炼的机会。中国改革开放45年来,出国留学已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中国同181个建交国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出国留学机会。2000-201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持续攀升,2019年,中国当年出国留学人数达70.35万人,约为2000年时的18倍。即使在受疫情影响,根据UNESCO的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有108.8万人在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就读。除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传统留学目的国之外,德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等欧洲国家以及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也成为重要目的地。自2008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美国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2022美国门户开放报告(Open Doors 2022)显示,中国留学生人数仍然位居美国国际留学生人数榜首,约为29万人,占美国高等院校国际学生的30.6%。

  报告指出,中国东部发达省市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国际化文化更丰富,具有更开放、多元的氛围,国际学校等国际化教育资源更丰富,对国际沟通素养的重视程度高,其国际沟通素养高于其他地区。从“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的历年十强榜单中可以看到,东部发达城市一直占据8个席位。从国际学校数量来看,东部省市也处于领先地位。2019年广东国际学校数量(188所)居全国第一,江苏、北京、上海的国际学校数量均超过100所。中国托福考生人数和成绩分布也呈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托福平均成绩省间差异达到15分。

  在复杂国际形势下,各界需共同发力进一步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报告就进一步促进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应继续加强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一带一路”伙伴国家保持稳定的教育交流合作关系,持续鼓励中国学生到这些国家留学,也欢迎相应国家的优秀学生来华留学,加大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

  同时,报告从促进国家发展、提升国民素养、推动企业全球化、促进技术发展等不同角度来看,应保持外语在教育中的地位,加强重点领域职业教育体系的外语培养力度。还需构建兼具批判性和多元性的国际沟通素养评价体系,以全面、深入地测评国际沟通素养,提升国际化人才“有效表达”能力。

  此外,报告还提出通过丰富长短期留学项目形式、进一步创造国际化的校园环境、提升课外交流项目的国际性和真实性、提升国际交流的信息技术支持水平等方面创新国际交流形式,多角度拓展国际沟通的触角。

  报告指出,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政产学各界共同发力,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等多元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同时,针对国际素养培养区域不均衡等问题,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民间机构在欠发达的中西部或东部三四线城市根据地方特色引入国际沟通素养培养资源。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