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科技创新如何更有效合作?——来自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的声音

2023-05-28 12:12:46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琳琳 张漫子 评论:0
  5月26日,来自五洲四海的专家、学者、企业家集聚北京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多位重量级嘉宾围绕“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主题,深入探讨国家科技竞争加剧的当下,如何进一步开展有效合作。

  图为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现场。新华社记者王琳琳 摄

  “中国将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策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一是推动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顺畅流动,为更多国际科技组织和各国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来华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舞台;二是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聚焦气候变化、环境治理、人类健康、粮食、能源等全球性挑战,开展更多务实合作;三是加强全方位、多主体民间科技交流,实施“一带一路”“碳中和”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计划,加快推进中国牵头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世界各国科研人员搭建互利共享的合作平台。

  “今年论坛的主题可谓恰逢其时。几年前,‘共享未来’的理念还难以产生共鸣,如今已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兼理事比尔·盖茨在视频演讲中表示,危机不分国界,人类必须致力于跨国合作。“中国拥有令人瞩目的经验与专长,长期致力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在应对一些全球复杂挑战时,中国通过分享其科技成果与成功经验,将能够为世界做出独特贡献。”

  回顾中国科技发展历程,我国科学家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对全球科技界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科学家牵头发起或参与的深时数字地球、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以及最新发布的首次拍摄到黑洞和喷流全景图等成果,都离不开全球科学家的密切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表示:“我们要加快建立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网络,汇聚全球顶尖人才和资源,在开放合作中推动加快科技高质量发展。”

  “科技共同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演讲中的关键词。他认为,跨国界、跨领域、跨学科合作,才能共同发展。破局科技创新,离不开民间交流以及高水平顶尖人才之间的交流。

  科技是世界性的,发展科技也必须具备全球视野。量子信息等新型技术加速迭代、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这些都对全球科技创新组织模式、产业体系和国际治理带来深远影响。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阿德姆·帕塔普蒂安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一张世界地图的故事。“我有一个习惯,在完成每次科研后,会向实验室所有团队成员致谢,有时不仅公布他们的名字,还会拿出一张世界地图,用大头针标记所有人员的出生地。”

  阿德姆·帕塔普蒂安说:“我希望全球都能认识到开放交流协作、包容与多元化才是科研学术界成功的标志。危机时刻,智者搭桥,而愚者筑墙。人类命运与共,我们必须彼此关爱、互利合作。”

  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表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科技促进和平与发展、倡导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全球科技界的责任所系。中国将加强创新资源的融通效能,推动国际科技组织的联系互通,增进国际科技交流,推动全球创新协同,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责任编辑:范晓婷)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