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中国药谷“一站”式平台助企落地生金

2023-08-24 11:58:45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张伟 评论:0
  达尔文诺高创新研发的“重组胶原蛋白支架材料”已取得分类界定并进入检验阶段,心灵方舟打造了首个国产近红外脑成像仪——BrainScan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系统,完成本土化技术突破;北京贝来药业有限公司的干细胞药物GMP厂房落成投产,希济生物8000平方米GMP CDMO厂房正式落成,实现生产一站式赋能……
 
  近日,在被誉为“中国药谷”的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一则则创新成果简讯不断向外界推送。
 
  园区相关负责人颇有成就感地介绍,“这些成果是基地医药‘一站’式平台建设下,创新打造‘医药·科技+金融·服务’产业融合模式的必然结果。更为推动基地初步形成‘新药筛选—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注册上市’链条,初步形成一批典型两业融合发展模式注入了新鲜动能。”
 
  打地基、浇地梁、搭框架、砌外墙……封顶,高楼建设如是,医药行业亦如是。研发平台、检测平台、生产平台、金融平台、上市帮扶平台、政策宣导平台……缺一不可。近年来,大兴医药基地内外兼修,以服务平台和特色产业园建设为地基,不断在赛道布局、产品培育、企业引进、人才服务等搭建“平台”框架上持续发力,产业要素集中,产业生态日臻完善,产业布局“两业融合”,注册企业达6000多家,逐步实现中国医药产学研“一站”式平台建设。
 
  产业创新平台逐渐延伸,是大兴医药基地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走进达尔文诺高实验室,“重组胶原蛋白支架材料”团队夜以继日的工作身影还在继续,关节损伤修复的全新治疗方法的开创只是他们前进过程的一小步。
 
  “我们已经有3款产品在加速研发和推进临床研究中,预计最快将在2025年实现上市销售,未来将有5款以上的产品在大兴医药基地生产。”达尔文诺高生产基地负责人介绍说。
 
  加速研发得以顺利的背后,是聚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等12家国家级检定研发机构,56个专业研究及服务机构,56个企业自建国家级和市级工程实验室、科技研发机构,与120余个服务平台的优势于一体的“研发—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注册上市”的全过程服务链。
 
  生产是医药产业的关键一环,中国药谷的各类生产平台正为这一环注入“快速反应催化剂”。当研发产品进入中试生产环节,园区星昊盈盛、华放天实、希济生物等CDMO平台可以为高端纳米制剂、抗体制剂、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搭建“孵化器”;而后续的药品临床试验及注册上市,合泰新湾、合源汇丰、九州通等企业则接过“接力棒”保驾护航。
 
  “我们都期待着基地与中检院共建的生物药质量控制技术检测联合实验室落地,到时候各项工作都将提速升级。”贝来药业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刘拥军在GMP厂房落成时对细胞基因药物治疗产业发展饱含信心。据了解,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将与首都医科大学共建首医大科技园,同时,强化数字经济赋能,推进北京生物信息智算中心、新湾医学转化等核心平台建设,加速成果转化。
 
  由此,中国药谷研发生产的成绩单亮眼。如,在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药谷企业展台体验区心灵方舟的国产近红外脑成像仪——BrainScan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系统,令人称奇。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朋友、老师、投资人们的支持,更离不开中国药谷良好政策的扶持。”北京心灵方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段洪峰说。
 
  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兴医药基地对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双向互动”有着独特的“方法论”。段洪峰这样的人才,也是中国药谷为培养“未来医药科研领军型的卓越人才”,探索新发展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的实例。汇聚全球优质资源,构筑人才培养试验基地,创新人才管理模式,中国药谷从底层逻辑出发,探索长效化人才服务体系,布局“双循环”人才经脉,走出一条人才推动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人才方法论的底子在政策。中国药谷深知保障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收益和专利的自主权,对加速成果转化起到重要作用,全面落实《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关于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堵点若干措施》“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科创30条”等突破性政策,并通过建立人才资本投入增长机制,优先保证人才能力素质提升、人才表彰奖励项目、人才资助计划等项目的资金投入。以政策开路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全面夯实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底子”。
 
  “聚良师对话,伴益友同行”,走在中国药谷,无论是在咖啡厅的卡座还是在绿树成荫的户外,总能发现三三两两的理论交流和技术探讨。得益于“对话药谷”等沙龙的成功举办,带动的一系列开放型“金融与产业、科研与应用、产品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有效“对话”。
 
  “CAR-T为代表的细胞与基因治疗,我们的优势在于经验丰富、服务完备……”参加“对话药谷”主题沙龙首场活动的基因启明、艺妙医疗相关负责人意犹未尽。如何确保研发的产品顺利打上自己的“标签”?7月28日下午,“中国药谷·人才学院”一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培训沙龙引发讨论热潮。
 
  创新要素不断贴合聚集,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人才储备日益增长……也许,下一阶段“对话药谷”讨论议题就变成了“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医药产业还需要“一站”式药谷平台提供什么等内容。大家纷纷表示,“中国药谷”提质升级的服务路径探索和经验分享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王丹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