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数据价值释放要用起来、动起来

2023-09-04 14:29:37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张伟 评论:0
  “数据价值释放在于用起来、动起来。”9月1日,在人民网·人民数据主办的数据要素发展座谈会暨数据要素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仪式上,“数据二十条”起草者之一,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在谈到对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几点观察和思考时强调,要让数据实现更多交易和使用,推动市场加快发展,需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以现实需求为导向,为数据权属问题破题。
 
  加快推进数据确权
 
  “‘数据二十条’出台后最大的变化,是数据交易所蓬勃发展。”江小涓介绍,截至6月底,全国共有47家数据交易所成立。她在调研走访中发现,各个数据交易所在理念创新、制度建设推进等方面进展喜人,但目前还存在数据交易体量有限、交易总体不活跃的情况。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既有生产要素的一般性质,也有很多独特性质,这就带来了数据问题的复杂性。”江小涓表示,其中,关于数据产权问题,由于数据具有多主体参与性、非唯一性、伴生性等性质,使得数据产权问题的复杂性体现在多方面。
 
  因而,她强调,“我们不应回避数据所有权问题,但更要强调使用权。”
 
  江小涓的观点,引发了与会人士的强烈共鸣。
 
  在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看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是有价值的。如同资本、劳动力、生产资料和技术要素,数据价值体现在产品价格上。因此,数据确权、明确权属十分重要。
 
  周延礼提出,要建立数据确权制度,推动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级分类,授权使用;要建立合规高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监管的体系,建设规范的数据交易定价融资市场。
 
  此外,还要完善数据交易市场化配置的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当中的引导调节作用,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要把安全贯穿于数据治理的全过程,守住安全的底线,尤其是数据安全的底线,明确监管的红线,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合作。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的治理机制,强化分行业的监管,跨行业的协同监管,压实企业数据的安全责任。
 
  数字安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小勇提出,尽管数据确权的工作正在推进,但还没有进入金融市场接受考验。“希望和金融界、法律界形成合力,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完善数据要素相关工作。”
 
  有效保护、合法利用,确保数据安全
 
  对于数据安全问题,江小涓认为,在使用中才能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探索构筑有效的防护体系。要以数据安全保障数据合理使用,以数据使用促进数据安全技术的持续发展。
 
  “数据安全有两个关键词:有效保护、合法利用。”中国科协网络与数据法治决策咨询首席专家、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春晖认为,有效保护主要是强调技术和管理的方式,应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合规使用主要涉及到法律上的清晰问题。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石志国石志国表示,高效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合规是法律层面的问题,技术和法律两个层面相辅相成。技术和法律的紧密结合是高效合规的基础,需要在此基础上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促进数字经济和传统经济融合和转化。
 
  在浙江大学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科技日报社原副社长房汉廷看来,中国目前存在4个层面数据开发的问题:数据资讯、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资本。中国在数字经济、数据要素应用上,需要进一步从法律、技术、政策方面形成加速度,推进中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栋表示,未来,可以通过隐私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保证数据流转的合法性、安全性、唯一性,从而盘活“沉睡”的数据资源,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韩国权提出,在数据交易方面,相对于场内交易,目前场外交易更加活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价值的公共数据资源被地区壁垒阻隔,没有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他希望更多全国性、行业性数据资源加入,突破全国性、区域性、跨组织性、跨国性的跨域互通阻碍,助力地方、领域的场景创新努力,真正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繁荣。
 
  江小涓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继续探索不局限于交易所内的数据应用场景;继续探索各个交易所之间数据交易流通的路径和方法;进一步做好公共数据公益性和商业开发之间的关系处理;加快推进跨境数据交易实践探索。

(责任编辑:王丹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