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清华大学联合施普林格·自然举办2023指数发布会:

北京蝉联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第三、科研城市全球第一 

2023-11-23 09:36:28
来源: 作者:张伟 评论:0
  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GIHI2023)指数评估中,北京连续两年保持前三甲位置。在自然科学领域,北京仍然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科研城市,贡献了中国在自然指数总份额的近20%。
 
  这是11月22日,清华大学联合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举办2023指数发布会,在会上共同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GIHI2023)报告和《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2023》增刊(Nature Index 2023 Science Cities)报告所公布的最新结果。

 
  会上,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薛澜发布并解读了GIHI2023指数的评估结果:旧金山-圣何塞、纽约、北京连续两年保持前三甲位置,粤港澳大湾区名列第6、上海第10,共有19个中国城市进入全球百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名单。在疫情冲击和国际形势复杂严峻背景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依然持续释放创新活力,推动全球经济实现韧性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GIHI2023新增“学科策源地”和“人工智能技术专利”两个焦点报道,共有33个城市成为全球学科策源地,其中有10个美国城市、6个中国城市。
 
  “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新兴城市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已经由过去的跟跑,实现了部分学科领域的并跑乃至领跑。”薛澜介绍,在22个学科高被引论文数量的统计中,纽约和北京分别有8个学科和7个学科排名第一,占据绝对优势。北京在科学、技术、工程与医学(STEM)领域的11个学科中,有6个学科排名第一,非常引人注目。2020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爆炸式增长,北京、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工智能专利存量远超东京,位列前两名。前沿领域竞争极为激烈,多个亚洲城市开始在前沿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在测评中展现的优势各有不同,北京长板在基础研究方面,粤港澳长板在产业创新和市场化,上海在国际化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方面有优势。”薛澜表示。
 
  他还进一步提出,全球创新网络是动态演进的,指标体系仍然需要持续优化和改进。会议当天,《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中文版同步在Nature官方网站上线。
 
  与此同时,《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2023》在会上正式发布。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数据与分析解决方案中国区主管巨蓉对2023年的评估架构、评测指标、数据评估结果进行了解读。指数的评估结果显示,在自然科学领域,北京仍然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科研城市,贡献了中国在自然指数总份额的近20%。此次中国共有10个城市居于自然指数全球科研城市前20位,比去年又增加了两个。
 
  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带来了全球领先的科研城市及都市圈的最新名单,其依据为这些地方2022年在自然指数所追踪的82种自然科学期刊上的科研产出情况。GIHI2023则通过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创新生态三大维度30个指标,对全球119个城市(都市圈)的创新能力进行测度。自然指数自2014年推出,旨在体现科研机构、城市或国家/地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科研产出情况。GIHI则是连续第4年面向全球发布,持续关注全球城市创新动态以及世界创新版图变化趋势。
 
  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表示,科技创新正在以其惊人的力量助推引领产业发展、经济新增长,广泛而深刻地重塑着国际创新格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是深入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这也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使命担当。北京和其他亚洲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快速崛起,更需要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暨全球图书业务总裁汤恩平表示,两个指数的最新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在科研产出和创新能力上都已实现快速提升。此外,许多全球城市同时跻身两个指数榜单,这证明了高质量的基础科研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
 
  在总结发言时,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GIHI首席科学家陈玲提到,城市的发展规律和独特路径,对于其他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变革的加速,科创中心城市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通过科学的指标测度,及时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发展战略和路径,有助于为城市可持续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