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电子报 > > 正文

“三次创业”再攀新高

——写在济宁高新区建设30周年之际
2022-03-07 06:00:0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特约通讯员 绪言 吴丛 评论:0

  本报特约通讯员  绪言  吴丛


济宁高新区

  5年来,济宁高新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不断赶超跨越,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6.8%、7.3%;连续2年获济宁市综合考核一等奖,连续4年获济宁市开发区考核一类第1名,在山东省159个开发区中排名第17,列山东省国家高新区前5强,2021年度全国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升至第67位,4年上升40个位次。

  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前行新一年。济宁高新区自1992年建区,历经30年砥砺奋进,从初建时的3平方公里到现在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从26家企业入区到1.2万亩产业新空间加快崛起、1.3万家企业茁壮成长;从火炬路1条主干道,到海川路、崇文大道、高新大道四通八达、内联外延;全区常住人口较3年前新增11万,成为济宁市净流入人口最多的区域,如今济宁高新区已成长为一座活力迸发、魅力洋溢的生态科技新城。

  尤其是“三次创业”这5年,更是济宁高新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5年来,济宁高新区因势而谋、真抓实干,经济综合实力赶超进位,产业集群加速发展,科技创新活力十足,城市能级不断提升,济宁高新区早已实现发展阶段新跨越。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发展赶超势头明显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济宁高新区紧紧围绕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极、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两大核心任务,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引领辐射、深化改革为主题,深入推进“三次创业”。5年来,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不断赶超跨越,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6.8%、7.3%。连续2年获济宁市综合考核一等奖,连续4年获济宁市开发区考核一类第1名,在山东省159个开发区中排名第17,列山东省国家高新区前5强,2021年度全国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升至第67位,4年上升40个位次。

  主要经济指标所体现出来的数字令人兴奋,与此同时,济宁高新区的经济质量也不断提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三次产业比重由2016年的3.1∶58.9∶38.0优化为2020年的2.3∶54.6∶43.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5.1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占比提升至45%,年均新增“四上”企业180家以上,以四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新格局基本形成。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聚力打造“济宁科学城”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济宁高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先导工程,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聚力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完善孵化载体功能,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7%,比2016年提高22.4个百分点,拥有各类创新平台达到300余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1家。打造培育了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山推协同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山东省工程机械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成功申报获批山东省第二批创新创业共同体。济宁创新谷“1+N”辐射带动作用凸显,初步形成以高新区为核心、多个县市区为支撑的协同创新体系。“济宁科学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创新成果丰硕,人才是根本。济宁高新区将人才视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鲜活动力,开拓了以市场化方式打造“一港三基地”的人才发展新路径,创新实施了引育链、平台链、服务链“三链融合”的人才计划,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换储备力量。截至目前,全区集聚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海内外合作院士13名、国家级重点人才26名、山东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6名,常驻外国专家300余人。济宁高新区已成为人才广泛集聚、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的沃土。

  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立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济宁市的优势支柱产业,也是济宁高新区精准发力、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2021年1月,济宁高新区申报的济宁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山东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是济宁高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引领和带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又一新突破。

  围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济宁高新区立足高新特色,突出区域优势,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五星级示范基地。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之路是济宁高新区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担当全市“231”产业集群主力军,1.2万亩产业新空间加快崛起,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济宁市比重分别达58%、79%、17.5%和57.9%。谋划建设了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中韩高端装备产业园、金科生命健康城、智能终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基地五大产业集聚区,永生重工、纬世特、海富电子等一批高成长性项目落地成长。

  随着智能终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基地、中韩高端装备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专业园区投入使用,济宁高新区产业有效发展空间持续扩大,产业发展协调性和企业上下游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将全面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济宁高新区云创小镇社区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

  2021年12月29日,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项目举行竣工仪式,该项目是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占地186亩,总投资3.6亿元,累计招引拟入驻企业26家,涉及进口保税、出口退税、物流分拨、跨境电商、保税展示等业务。保税物流中心建成运营后将成为济宁高新区外向型经济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大动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是必由之路。作为济宁市外资企业的集聚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近年来,济宁高新区立足自身定位和发展实际,积极融入全省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局,吸引重汽、丹佛斯等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投资高新,高新制造畅销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全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42%,连续5年全市第一,并获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县。

  如果说对外开放拓展了济宁高新区发展新空间,那么向内改革则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石。济宁高新区把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大经济运行”“大科技创新”“大审批”“大执法”等运行体系,剥离职能69项,机构数量压缩68%。实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先后成立了控股、招商、人才、创新谷、产业发展五大集团,形成了“1+5”市场化运营机制。实施“一区多园”改革,推动“一区十二园”立足园区特色、错位竞争,全面激发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关键之举。济宁高新区以简政放权为重点,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以优质营商环境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仅用了3个工作日就办理了项目立项、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申请材料少了,环节简化了,还有帮办代办人员的贴心指导,让我们企业省了不少心。”济宁绎杰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爱荣说。据了解,济宁绎杰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厂区项目,是一家民营企业的小型普通仓库建设项目,符合简易低风险项目标准。针对这类简易低风险项目,济宁高新区通过精简审批事项、合并审批环节、降低开工成本三大举措,优化审批流程,提升了项目办理便利度。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重要软实力,也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济宁高新区以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横到边,纵到底”的“10分钟政务服务圈”,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一事联办”“掌上办”“自助办”全面普及,408个事项办理进入“一天时代”,534个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推动省内298项、省外132项高频事项“跨域通办”,成为济宁市唯一拥有“国家省市县”四级权力事项的区域。探索实施了项目建设审批“六即+”“283区域评”等改革举措,相关做法在国务院官网刊发。

  用心用情办实事

  民生福祉明显改善

  “现在政府买的这个保险对老百姓很好,房屋倒塌之后没多长时间就把钱赔付过来了。”刘乘民是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沙河村村民,去年夏天,她家的房屋因自然灾害受损严重,得益于高新区“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惠民工程,让她在灾后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赔付。2021年,济宁高新区把民生保险保障工程列入为民办10件实事,积极推行“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惠民工程,以政府购买保险形式,引入商业保险服务体系,提升居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民生连着民心,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坚持政策向民生倾斜、财力向民生集中,大力推进重点民生实事办理,每年新增财力八成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教育医疗全面升级,投资15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7所,新增学位2.6万余个,建成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6家标准化卫生室,在济宁市率先实现三甲医疗进社区。全面落实临时救助、残疾人救助、儿童救助等政策,“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万余人。养老服务有效发展,在济宁市率先实现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全覆盖,云创小镇获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黄屯敬老院被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社区治理路径不断创新,高新区《“四红”模式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市域社区治理优秀创新案例。

  蓼河新城品质升级

  幸福高新更宜居

  近日,济宁高新区红星爱琴海购物公园正式营业,标志着蓼河新城首座商业地标正式诞生,开业当天客流量37万人、营业额突破1500万元,创造了济宁市上述两个新记录。爱琴海购物公园是济宁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四大商业综合体之一,主打精品超市、国际快时尚、亲子娱乐体验、时尚餐饮、巨幕影院、屋顶马场等多元业态,将助力蓼河新城品质生活全面升级。

  城为人居,让城市更宜居、让群众更满意,是济宁高新区一直以来的追求。打通城市“主动脉”,畅通“微循环”。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强力推进产城融合,不断完善城市基础配套,全面对接“一机场两高铁”城际交通枢纽,内环高架、崇文大道跨线桥等重要交通节点贯通,打通断头路30余条,7座桥梁竣工通车,建成区道路达424公里。持续提升城市品质。5年来,济宁高新区新增及提升绿化面积32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5%。实施蓼河公园、洸府河沿岸等7大片区和海川路、崇文大道等15条主干道路亮化工程,红星爱琴海购物公园开业运营,奥特莱斯、湖滨印象、华润万象汇等商业综合体加快建设,三级甲等医院、孔子国际学校、专家公寓等功能完善,一座宽阔通畅、地绿水清、文明时尚的现代新城加速崛起。

  锚定目标绘蓝图

  再谱“高新华章”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还是济宁高新区建区30周年。站在重要历史节点,济宁高新区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思路更清晰,目标也更明确。2022年济宁高新区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1+235”工作体系,锚定“三次创业”目标任务,聚焦“三个高地”“九个高新”建设,围绕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2022年济宁高新区将围绕济宁市231产业集群,构筑“1+4”产业集聚区,以济宁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为牵动,挺起制造强市“高新脊梁”。

  2月25日,山东省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济宁分会场设在济宁国际高端装备产业城项目现场。该项目是济宁高新区贯彻落实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和推动济宁市231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也是济宁高新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集群的关键之举。产业城以“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核心,重点发展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等领域产业,将进一步拓展济宁高新区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空间,盘活潜在产业链条。在规划设计上,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装备制造园区建设经验,将产业城分为生产制造、集中共享、营销展示、物流仓储、集中涂装等板块,并按国家标准建成锻压装备车间、自动化组合机床车间、连续热处理装备车间、专用模具等配套装备车间各一处,建成亚洲领先的行业高端装备产业基地。

  高标准推进高端装备产业城建设的同时,济宁高新区还将加快建设千亩百亿级中韩高端装备产业园,打造高端装备全产业链条集聚区,积极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基地、金科生命健康城等百万量级生态园区建设。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用好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试点,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济宁科学城”。聚力济宁创新谷辐射引领带动,成立“231”产业创新联盟和县市区协同创新联盟,促成合作项目20个以上。聚力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济宁市产研院、中科先进院沟通对接,推动启迪之星济宁孵化基地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新增省级以上科创平台5家。协同济宁市科技局、济宁市产研院共建中科科创园、荣联科创园,年内建成10万平方米厂房,集聚10个中科系项目。聚力协同创新联动,建设2万平方米高端装备产业中试基地,打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启动“十城百校”计划,达成科技合作30项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创业载体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储备省级以上重点人才30人以上。聚力技术破冰驱动,以瑞城宇航为依托,建设航空系研发中心1家,投资建设航空产业城。全力突破30项关键技术,将“创新之花”转化为“产业之果”。

  全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围绕政策、项目、企业、自然人“四个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加快“3651服务”“极简审批”“全程网办”等系列改革,建设“无证明城市”,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六最”营商环境,让企业和企业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持续资源配置改革,建立项目综合评价体系,资金、土地、能耗、人才等优先保障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新增用地指标70%用于优质大项目,确保“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好应用不缺场景”。

  站在新起点,济宁高新区将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铆足干劲、瞄准目标,以高新精神、高新担当、高新作为,全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奋力谱写高新区“三次创业”新篇章,向建区30周年献礼,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版图片来源:济宁高新区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