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电子报 > > 正文

手机厂商押宝AI  能否续写智能手机神话

2024-02-26 06:00:0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李洋 评论:0

   本报记者 李洋

  春节复工后的一周,多家国内手机厂商传出押宝AI的消息。2月18日,魅族宣布决定All in AI,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首款AI Device硬件产品将在今年内正式发布。按照魅族的说法,其AI战略规划包含打造AI Device产品、重构Flyme系统和建设AI生态等。无独有偶,OPPO创始人兼CEO陈明永同一日发表致全体员工的内部信。陈明永表示,2024年是AI手机元年,AI手机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阶段。在AI手机时代,OPPO致力成为AI手机的引领者和普及者。

  大模型支撑的AI技术是否有希望重构智能手机行业的未来?

  AI为手机市场带来“新惊喜”

  实际上,不仅仅是魅族和OPPO,包括华为、小米、荣耀、vivo在内的国产手机厂商们均已布局端侧大模型产品。例如,荣耀在其发布Magic 6系列产品时表示,荣耀想做的是平台级AI,也就是说用大模型来重构底层操作系统;vivo则发布了其自研AI“蓝心”大模型和大模型矩阵,并且开源了70亿蓝心大模型7B,也成了国内首个开源大模型的手机厂商;在小米澎湃OS暨Xiaomi 14系列新品发布会上,小米正式宣布将AI大模型植入系统等。

  业界普遍认为,大模型AI能够提供更为智能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同时也可以帮助手机厂商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现在的手机迭代主要是在硬件参数上做加法,但是在软件创新上却不足,这也是近年来手机很难再给消费者带来惊喜,换机周期拉长的原因。”易观高级分析师陈晨说。

  陈晨进一步表示,由大模型引发的交互革命带来了手机创新的可能性,发挥这样的能力需要将AI作为核心来搭建交互终端的整个软硬件生态,与AI结合的最佳载体也许就不再是现有的智能手机形态,因此加快探索下一代AI手机形态,在未来市场中抢占先机,就成为传统手机厂商相继布局AI生态的原因。

  在通信行业高级工程师袁博看来,近年来无论是芯片、通信还是应用技术的提升,都无法对智能手机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智能手机产业整体陷入了长期的低谷期。在这种背景下,智能手机企业亟需革命性的技术来颠覆传统的智能手机,2023年大模型的横空出世,让智能手机企业看到了希望。

  “但是,AI技术一直存在技术和商业闭环严重脱节的问题,如何让AI技术实现最佳的使用体验,是目前AI手机面临的主要问题。”袁博表示。

  现实与理想有差距

  “目前的智能手机与理想中的AI手机在技术上还有不少差距。无论AI手机还是AI计算机,本质上是一个AI 计算移动终端设备,需要解决从操作系统、芯片、硬件构架到软件和内容等各方面的技术难题。”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认为。

  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表示,当下的智能手机可以被视为AI手机,因为它们在多个方面,如拍照、电源管理、网络管理和网络搜寻等,都依赖于智能技术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体验。“即使通过AI和大模型训练提升了拍照、搜索和电源管理等功能,这些改进仍然是在原有能力基础上的提升,而不是从零开始创造全新的功能。”

  对此,袁博也认为,AI手机的概念其实并不新鲜。“智能手机的功能广泛,从语音通信到游戏再到图像、视频的拍摄,都会涉及到全方面的AI应用,目前来看单一的大模型技术无法替代智能手机全部的功能。”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概念会越来越模糊,最终会随着硬件技术的突破,打破手机的固有理念,让每个消费者都能拥有自己的钢铁侠‘贾维斯’。”袁博说。

  领悟时代数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唐树源认为,国内用户对AI手机的积极“拥抱”取决于AI功能的实际用途、用户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以及价格等因素。鉴于中国市场对新技术的快速接受和智能手机使用的普及度,AI手机有望在国内市场获得积极反响,但这也需要厂商在用户教育和市场营销方面做出努力。

  尚需行业生态建设

  “一旦AI手机面市,国内用户是否可以在第一时间积极‘拥抱’AI手机,取决于多种因素。一方面,用户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对AI技术的认知程度等会影响其购买意愿;另一方面,AI手机的价格、性能、稳定性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市场表现。”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表示。

  “AI技术的引入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且需要与现有的手机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深度整合,这对手机厂商的技术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说。

  “AI领域的研发竞争相较其他赛道更加激烈,对于资金、技术、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不仅要让AI大模型能力在端侧跑通,还要解决算力和能效平衡,以及手机端多模态数据融合处理等问题,这些是对手机厂商不小的考验。”陈晨表示。

  陈晨认为,生态的搭建一方面需要在技术层进行能力共建,大模型厂商、软硬件厂商、初创企业、行业用户等各参与者加快技术共享、互联互通,打通研发-应用的闭环;另一方面,需要在产品层加强手机与智能眼镜、电视、车机等不同形态载体的融合连接,形成泛AI的产品生态,探索出更多元的端侧AI应用场景。

  郑磊认为,行业需要建立开放、共享的AI生态系统,推动各方参与,包括手机厂商、应用开发者、硬件制造商等。此外,也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并加强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以保障AI智能手机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郭涛则表示,AI技术的引入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问题,比如数据泄露、隐私侵犯等,这需要手机厂商进行严格的安全设计和防护。AI技术的引入可能会对手机的性能和电池寿命产生影响,这需要手机厂商进行优化设计。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