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乔旭委员: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挖掘市场真需求

1614909884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金凤 评论:0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正带着团队调试装置。他们利用一种自主研发的多功能催化剂,把污染物临氧裂解成化学小分子,继而将其彻底氧化消除。2018 年以来,该技术已陆续在江苏常州、镇江、南通等地化工企业投入使用。目前,乔旭团队正尝试将该技术嵌入化工生产装置中,实现污染物治理与化学品生产同步,帮助化工企业实现零排放。

  “这几年,国家和江苏都出台了很多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成立技术交易市场、产业研究院,这都激发了科研人员解决产业需求,提高了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乔旭说。

  “十三五”期间,激励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举措可谓力度空前。受政策激励,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呈现小阳春。去年5 月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 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2018 年,3200 家高校院所签订技术转让(包括转让、许可、作价入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简称“四技”)合同总金额达930.8 亿元,同比增长16.6%。

  乔旭认为,在多种手段激励保障的同时,还需要破除思维定式、畅通人才成长通道。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鼓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潜心研究出一些相对成熟、又能适应市场需要的成果。这个过程相对漫长,需要破除传统思维,扭转重论文、轻应用,重成果、轻转化的评价方式。”乔旭说,目前,评价科技成果的贡献,很难像诸如“帽子”、论文的评价指标那么直观。成果转化的贡献如何得到公认,还需要高校院所完善评价体系。

  得到激励的科研人员,转化积极性提高后,还面临另一个挑战,就是如何让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适配。

  对此,乔旭建议:“不妨在高校院所内尝试组建团队从事成果转化,一部分科研人员在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项目中凝练科学问题,形成基础研究成果和关键共性技术;另一部分科研人员专攻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从而形成创新链,解决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同时,乔旭还建议,团队内部也要有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大家合作分工的积极性。这可能也需要调整现有的教师队伍结构,例如团队中要有一批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了解市场需求、对市场变化敏感、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人。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高新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高新网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