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接地气!各界专家点赞全国人大代表雷军两会建议

1614927724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张伟 评论:0
  作为互联网领域的资深“网红”,3月4日,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的前一天,全国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长雷军就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声——《雷军:我的2021两会建议》,向外界公开了今年拟向全国两会提交的三份建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建议》《关于运用智能技术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数字生活的建议》,以及《关于加强数字化赋能县域医防融合发展的建议》。

  这些建议一经公开,就受到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引起各界专家的热议。

  智能制造:接地气!有意义!

  对于《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建议》,雷军从实际出发,提出营造有规划可预期的宏观政策环境,引导龙头企业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产学研协同研发,组建创新联合体,夯实智能制造装备及关键部件的基础研发能力;持续培育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力争在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系统方面取得更大突破;通过引进来、培养好、促转型等方式,加速填补智能制造人才缺口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这是一份事关国计民生、接地气、创新牵引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点评雷军这份建议说,在当前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高端制造装备与技术的社会背景下,特别要注重加强顶层组织协同,减少人力财力物力和创新资源的浪费、重复。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工艺、软件、装备的自主可控,以及在区域、行业、企业的应用,并加速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的制定与落地。因此,他特别认同雷军这份“含金量”满满的建议。

  “雷军代表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宏观政策、研发能力、服务平台、人才培养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校长姚英学完全赞成雷军的建议,他认为,制造业是一个“科技+经验”的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仅为制造“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也为“经验”的积累、“匠人”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制造业的发展既需要科技的突破,也需要良好的经验积累,更需要有良好的“制造业生态”。完善有利于智能制造发展的宏观机制和政策,对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是一份特别重要,特别接地气的建议,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研究员刘进长表示,制造业是我们国家强大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大而不强,有些方面还遇到了“卡脖子”。加强智能制造,大力推进传感器、工业软件、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的创新发展,是我们国家成为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科技与养老: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

  针对我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进入窗口期,雷军在《关于运用智能技术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数字生活的建议》中,有的放矢地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推动老年人数字化服务尽快纳入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指导建立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三是推动智能技术适老场景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四是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共同助力智能技术适老的宣传推广。

  “雷军代表关注科技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建议,很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对此心有戚戚焉。他希望政府关注并调整有关政策,促成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中国老龄社会率先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无障碍社会。同时,也希望雷军代表和小米公司予以关注,开发简易便捷的老年人体能评估技术,协助政府决策;以及开发活力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信息技术,助力建立有活力的老龄社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南方分院(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CCSA TC9 WG1工作组长肖雳中肯评价说,雷军代表的建议关注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 :老年人口规模大且增长快,但在网民中却占比不足。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源动力,因此运用智能技术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数字生活非常有必要。根据适老化标准,对软硬件产品整体进行“适老性”设计开发,通过应用反馈迭代产品,能很好的解决老年人在各种场景中使用智能产品的切实困难,让老年人更好的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袁瑞军看来,未富先老是我国老龄社会的突出特点,科技助老是有效降低养老服务成本、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必由之路。他认为,“雷军代表的政策建议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着眼科技与养老融合发展战略和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聚焦行业发展重点和难点,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 相关政策创新必将有力促进科技惠民,使老年人同步分享科技与改革发展成果。”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高新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高新网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