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回望2023年:国家高新区量质齐升

1703918278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张伟 评论:0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告别2023年,国家高新区即将转身走进崭新的2024年。回望2023年这一年,国家高新区实干奋进,成绩单上硕果累累。

  这一年,国家高新区整体保持高质量发展,有看头。 数据显示,国家高新区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加大项目投资建设力度,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高新”动力,178家国家高新区2023年前三季度发展总体向好。

  2023年前三季度,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2.3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11%,占全国比重为13.50%;实现工业总产值23.49万亿元,同比增长2.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2%,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新注册企业57.63万家,占全国新注册企业的22%,同比增长18.59%,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6%。

  合肥高新区

  这一年,国家高新区跑出经营主体倍增“加速度”,有亮点。 国家高新区多措并举助企惠企,推动经营主体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高质量成色凸显。

  中关村示范区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14家,较2023年中期增加6家,较2022年同期增加12家,近5年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数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这些企业总估值5215亿美元,超级独角兽(估值过百亿美元)5家,硬科技独角兽企业占比60%以上。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已突破4000家,净增首次突破1000家;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8家、潜在独角兽企业20余家,累计培育上市企业62家。截至2023年12月20日,合肥高新区经营主体数量已突破10万户大关。

  2023年1-9月,西安高新区新增各类经营主体19507户,经营主体总量达到202177户,同比增长20.8%。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宁波高新区新增经营主体5050户,同比增长17.01%。2023年1-10月,蚌埠高新区新增经营主体2446家,较2022年同期增长10.9%。2023年以来,潍坊高新区新增经营主体7003户,总量达到5.4万户。截至目前,益阳高新区经营主体达25482户。

  西安高新区

  这一年,国家高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有高招。 国家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和改革创新上持续发力,同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上,探索了独具特色的“高新范式”。

  西安高新区发布《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提出“新目标”“新支撑”“新动能”等7项新举措,旨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聚力打造西部示范、全国引领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贵阳高新区利用大数据和人才优势,纵深推进数实融合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围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不断延展大数据“触角”,形成了具有样本意义的“大数据+工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

  广州高新区在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未来产业。中关村示范区锚定六大领域布局20个未来产业,重点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和未来空间,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西部(重庆)科学城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器件、新型智能终端等产业集群,谋划新型储能、人工智能和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合肥高新区在科技源头“淘金”,催生新质生产力;济南高新区积极布局未来产业,驱动新质生产力快速成型;江阴高新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新制造”跃迁升级。昆山高新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先进计算产业园培土奠基、微软中国首个工业元宇宙应用中心项目落户、HPE昆山国际数字创新谷开园、诺奖数字新能源实验室揭牌启用……这些落户的企业,正催生一个个抢占新质生产力制高点的新增长极。

  济南高新区

  这一年,国家高新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有路径。 国家高新区向“实”而行,在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走出了一条“又高又新”之路。

  青岛高新区依托“1+2+1”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发展韧性和水平,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不断稳链、固链、强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珠海高新区正全力构建“3+3+1”现代产业体系,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链,壮大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区块链、6G、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大踏步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襄阳高新区持续在“链”上发力,向“质”上聚焦,以招引更多含金量多、含锌量高、含氯量足的大项目和好项目,做强链条提升层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襄阳高新区

  这一年,国家高新区科技金融百花齐放,有范式。 国家高新区牢牢把握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关键一环,在实践中全力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

  “企业创新积分制”,是一种用“小积分”为企业换来“大能量”的新型政策工具,通过精准设计,对创新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实现金融资源的精准匹配和滴灌,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已覆盖133家高新区,积分企业超过11万家,支持包括中国银行等在内的10多家重点金融机构开发上线“创新积分贷”产品,为积分企业提供授信达千亿级规模。

  成都高新区用“金熊猫”捧出“好苗子”。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金熊猫—积分贷”已为788家(次)创新积分企业发放了逾123.1亿元信用贷款,户均放款金额超过1500万元,平均审批时间在5个工作日以内,年利率不超过4.5%,大幅提升了积分企业信用贷款可得性和便捷度。石家庄高新区注重以“企业积分”为基石,着力扩展政策匹配、企业培育、金融赋能等多种场景应用,为政银企三方搭建广阔的合作平台并提供一个强大的支撑体系。截至目前,已将2000余家科技型企业纳入企业创新积分评价范围。长沙高新区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已累计为积分企业提供财政资金支持48.19亿元,合作银行累计为180余家积分企业提供贷款授信132.73亿元,实际放款51.16亿元,促进了“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把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2023年,国家高新区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平台、育主体、强转化、促融合,创新基础不断夯实,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谱写了一首高昂的,属于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奋进者之歌。

  (图片来源:各国家高新区)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高新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高新网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