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永和街:“红棉老兵”传承东纵精神

2022-03-07 09:27:32
来源:广州高新区 作者:范敏玲 孙旭东 评论:0
  即便退伍已有30余年,67岁的卢运柏仍旧冲在最前线。过去是在战场上,如今则是在为民服务的最前沿。
  作为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道“红棉老兵”东纵精神传承连(以下简称“传承连”)的思想政治指导员,卢运柏说,加入退役军人服务站是他退伍后最引以为傲的一件事情。在这里,全连543名退役军人一起积极投身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精神文明、国防教育、拥军优属等事业,筑起了“听党指挥、报国为民、担当有为、无私奉献”的“永和担当”精神。
  永和街道是广东东江纵队人民游击队的发源地之一,常住人口约12万人,在册管理户籍退役军人543名。街道活用部队连队建制,将退役军人服务站作为“指挥部”,将街道在册退役军人分为31个班,统编为“东纵精神传承连”。自组建以来,传承连在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支持下再度焕发光与热,服务群众8000余人、协助处置纠纷100余起。543名“红棉老兵”以“英雄花”木棉为名,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在永和街绽放,亦成为广东省一面服务自身、奉献社会的鲜红旗帜。
  活用连队建制:打造“退役军人之家”
  “退役军人骨子里有那么一股精气神,要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让它成为最大的社会财富。”这是永和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首届全国百名优秀站长之一黄媛媛的心声,也是永和街道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
  在服务站,每位退役军人都有一张门禁卡,可以免费在就业创业培训室、阅览室、健身中心等场所使用。站里的服务大厅更是打造成“一站式”窗口,协议代办退役军人创业贷款、军人套餐电话卡、燃气卡、社会保障卡等业务。
  为了增强退役军人的归属感,永和街道按照部队连队建制模式,把参战、参试人员和其他优抚对象单独编班管理,其余退役军人按照退役年限进行编班,共分有31个班,统编为“东纵精神传承连”,连长由街道武装部部长担任。每季度由服务站组织、指导员主持召开连务会,不定期由班长组织召开班务会。
  这种模式,契合了“班长带老兵、老兵带新兵”的组织习惯。卢运柏说,“部队有着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退役后的士兵突然觉得没人管了,也不知道去哪里找战友、找组织。有了传承连这个组织,他们就有了归属感。”卢运柏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担任指导员,率穿插排踏雷区、攻克18座高地,个人荣立二等战功,他是2020年首届“广东最美退役军人”,也是战友口中亲切的“卢叔”“卢指导员”。
  永和街道党工委书记钟才雍介绍,经过多年探索,街道形成了“党委领导、站点负责、老兵参与、社会协同、制度保障”的工作机制,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东江纵队红色基因活化传承。2021年以来组织向东纵革命前辈报到、退役军人学党史续初心、退役返乡第一课等党史学习教育累计32场。
  此外,永和街道还专门成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站党支部和流动退役军人党支部,以“1+5+20”模式即每名退役军人支部委员常态化联系5名退役军人党员,每名党员常态化联系20名退役军人。“把支部建在连队上,把本地户籍和在永和工作的退役军人党员组织起来,带头担当作表率。通过党建引领把退役军人拧成一股绳,力往一处使。”钟才雍表示。
  “我们把维护好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作为政治责任,做到矛盾不出街、问题不出站。街道的退役军人都知道,有事找服务站,比去哪都管用。”黄媛媛说,老兵球叔与儿子有矛盾,老兵何叔的女儿还没谈对象,老兵堂叔去三甲医院不识路,大事小情,都会来找她。“退役军人之家”也成为永和退役军人真正的“精神家园”。刚装修好的服务站,优抚对象刘爷爷让儿子写了个大大的福字裱好送来;站里一次性纸杯用完了,老兵钟叔从家里搬来一箱玻璃杯,逐个贴上战友的名字供大家使用;退役军人余建勋老家的梨丰收了,一箱箱快递到站里。“荔枝、龙眼丰收的季节,服务站就像水果批发店,老兵们源源不断地往站里送,都说‘这是往自己家里拿’。”
  再添“荣与光”:“红棉老兵”主动请缨
  在永和街樟山吓村,每天下午6点后,东纵精神传承连志愿服务队的退役军人都会准时到村里的“永和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驿站”执勤。这样的平安岗哨在樟山吓村共有5个,退役军人臂上醒目的红色袖标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传承连副指导员卢光华介绍,樟山吓村周边新入驻两家千亿级企业,因此流动人口暴增。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稳定社区及企业周边秩序,“红棉老兵”主动请缨。卢光华1981年退伍,66岁的他觉得在这个年纪还能为社会出一份力,是一名军人的无上光荣。
  陈志坚2019年退役来到永和,第一时间加入了传承连志愿服务队。他是九级伤残军人,至今腰椎留有4枚钢钉,不能剧烈运动。每天傍晚,陈志坚和队友准时来到执勤点,拿着警棍和手电筒每条街、每条巷巡逻,一直到晚上11点。陈志坚说,他负责的范围走完一圈要半个小时,一晚好几趟,也要站岗,“一点也不累,我们在部队里走的路更长。”
  这样的光荣故事还有很多。传承连将“听党指挥、报国为民、担当有为、无私奉献”东纵精神定为传承连连训,制定志愿服务队伍章程,推优培养志愿者领袖成为“兵委员”“兵支书”,按照“一个班级一支队伍深耕一个志愿服务领域”的孵化思路,目前已孵化成熟“两参”班志愿服务队、19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突击队、20班国防教育志愿服务队、夕阳红社会治安巡防队、社区联防突击队、交通安全劝导队、永和青年之家驻点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充分调动和发挥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2020年大年初三,广州市首支专门保障隔离人员生活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就是由传承连抽组23人组建,帮助湖北籍返粤隔离人员解决生活困难。23名队员24小时不间断服务623户1600余人,队员们经常凌晨骑电动车往返40多公里、早晨5点又起床帮助购买物资。
  在卢光华看来,在传承连争当“矛盾纠纷调解员、社会秩序维护员、交通安全劝导员、红色文化宣讲员、突发事件战斗员、新冠疫情防控员、帮扶解困勤务员”是每名成员的自觉行动。在广东4000多支、65000余人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中,广州“红棉老兵”是最响亮的品牌之一,群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总能出现他们的身影。
  退役不褪色:创业“战场”续写精彩人生
  解决退役军人自身的困难亦是退役军人服务站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特别是帮助退役军人从军旅生涯回归到日常生活,解决他们的就业创业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黄媛媛介绍,目前永和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已与街道辖区110家企业签订了《优先招用退役军人就业协议书》,在17家企业挂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累计安置24名退役军人就业,扶持2名退役军人创业,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开发岗位2000多个。
  武警退役的李文伟就是在服务站帮扶下成功创业的退役军人,现在经营着一家农家饭庄的他,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李文伟2018年创业,囿于位置偏僻、客流稀少等原因,饭庄生意一直不好。退役军人服务站得知情况后,一边帮助宣传一边帮助修缮饭庄设施环境。大家齐心协力之下,饭庄生意终于有了起色。李文伟简单盘算,“旺季的时候每天接待10来桌客人,一天收入能有八九百元。”
  卢运柏说,餐饮业是很多退伍军人选择的创业行当,有的人开了农家乐,也有的人投资大一点开了酒店。另外养殖业和种植业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有人种植了十几亩橘子,丰收时年产量能达到3000斤。
  永和街退役军人们的生活富裕精彩了起来,但服务站的工作却是越来越忙了。卢运柏打趣地说,自己现在每天和上班族一样,早上8:30准时到服务站,下午6点“下班”。他说,“在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过程中,我看到我们这支队伍的士气不断地提高,不断地为社会作出新的贡献,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摄影:李剑锋)

(责任编辑:王丹萍)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